首页 -> 2007年第9期

“披文”“入境”

作者:饶翠萍




  朗读指导作为阅读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延伸,也是情感熏陶的增长点。成功的朗读是对课文的艺术再创造。可我们看到,无限度的“自由、自主”,“谁能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老师们似乎很难找准自己的位置,站稳自己的根。下面的教学片断就是平时语文教学中最为常见的:
  一位教师在初步引导学生感知了散文诗《柳树醒了》后,问:“谁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学生们不吱声,于是老师就点了3位小朋友读,结果老师觉得缺乏感情,又说:“小朋友们,下面老师给大家读一下这首诗,好吗?”“好!”学生欢呼着。这位教师拉长音调,提高音量,十分温柔而抒情地读着:“春雷跟柳树说话了,说着说着,小柳树呀,醒了。……”就这样,学生认真地听着。教师刚一读完又问:“谁愿意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一双双小手立即举得高高的。一位小男孩被点中了,他也如此这般似模似样地读着。“谁还想读?”老师又点了2位小朋友。“他们读得怎么样?”“很好!”“表扬他们!”“棒,棒,棒!”随后,孩子们都在教师的一声令下后,男女同学坐得端端正正,十分熟练地拿起课本,朗读起来,声音洪亮,气势挺大。老师一边听一边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可以说这一组教学镜头在我们的朗读指导中常常都会出现。字正腔圆,书声琅琅,这就是有感情朗读吗?我想,这只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正确”、“流利”,学生们才刚刚开始向“有感情”迈进。而这节课中,学生还不懂得春雷隆隆的气势,春雨绵绵的温柔,春风习习的舒畅,春燕呢喃的喜悦,还没来得及感受春天跳动的生命力,就要有感情地朗读,又怎能读出生动,读出情感?
  所以不难理解,在这样的课上,我们看不到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听不到他们富有个性的朗读。那么,我们如何指导才能让学生读出感情,把朗读演绎到位呢?
  
  (一)披文以入情
  
  我们的课文选取的篇目各不相同,有古诗、散文诗、散文、童话、记叙文等不同的类别,它们朗读的感情基调本身就有区别,朗读指导的方法也是随机应变。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情,是蕴涵在语言文字中的情。“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只有语言文字打动了读者,读者才会情不自禁地读。因此,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就是要扎根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中,与学生的言语训练相结合。
  其实,学生学会有感情朗读一篇课文的过程,也是他们理解文本,品味文本的过程。就像一位教师在《夏夜多美》的教学中指导的那样,老师把夏夜景色的美与睡莲、蜻蜓、萤火虫它们的心灵美相联系,把语言文字、画面的静止美与音乐、朗读的动态美相结合。学生边看图边说说夏夜的美景时不由自主地赞叹:“啊,多美的夏夜呀!”,“夏夜多美啊!”当小蚂蚁坐着“飞机”,蜻蜓和萤火虫一起送它回家的路上,学生一个个动情地旁白:“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过……飞过……飞到一座花坛前,小蚂蚁到家了。”望着消失在夜幕中的蜻蜓和萤火虫,想着依旧盛开在池塘中的睡莲,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动:“啊,多美的夏夜呀!”教师既引领学生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中感受美,又和学生一起在朗读的节奏声中熏陶朗读者的情怀。但这都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读者对语言所描绘内容有着深刻的理解,有着内敛的融合。脱离了这些,朗读只是在读“声”,在发音。
  
  (二)入境始如亲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如亲”。在《柳树醒了》的朗读指导中,学生和老师始终站在一个听者、看客的位置去表演朗读,而忽视了朗读是架设学生的情感和文章固有思想感情之间的桥梁。教师的指导其实就是要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直接的思维和情感参与,使学生直接把文本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移情入境,进而真正地内化为他们个人的情感、思想,让他们忘情地读。
  试想,如果在《柳树醒了》的教学中,教师的范读不是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幌子,而是作为引路。教师先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柳树苏醒的过程,使学生在形象感知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置身于文本所描绘的情境中,然后让学生扮演春雷轰隆隆地跑来,他自然会大声地读,要把柳树惊醒。又如果是春雨,就自然会放低了声音,温柔地把柳树叫醒。可见,朗读也需要借助想象,多媒体技术,情景创设等方法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让学生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读出“心”的感受。
  总之,有感情朗读是将语言越读越有味,越读越浓烈,它不是简单的见字读音的过程。一味地多读,变着花样地读,只会把学生读烦了,读怕了,读傻了。只有着力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感悟语言文字,深化情感体验,促进心灵的共鸣,才能实现真正的朗读,读出感情,读出形象,读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