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浅议如何优化“沉淀与反思”的过程

作者:汤成琳




  沉淀与反思的过程在科学探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被教师和教研人员所忽视,如何优化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沉淀反思”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使探究活动更富有实效性呢?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反思问题生成的过程
  
  在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整个探究活动围绕问题而展开,也因从问题产生到得出结论而结束,所以应对问题生成的过程展开反思。
  1.教师要对问题情境创设进行反思。
  教师是否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了解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是否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结构状况,学生的智能水平。在了解学生上述情况后,就可以确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不是向学生呈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情境,是否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本能地产生一种想知道“怎么回事”的冲动,促使学生产生相应的问题情境,学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感受、发现问题,同时吸引学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要引导学生对问题情境的感悟和领会展开反思。
  对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悟,学生的思维和身心状态直接影响到问题生成的效果。如在上面案例中所提到的那样,学生一方面对教师的意图要领会,另一方面要积极寻找问题生成的灵感,不能一味被动地接受。
  
  (二)反思预设的过程
  
  在探究活动中,要求学生就探究问题形成有根据的假设,并在假设的指导下进行探究,限于学生的智能水平,是不会取得理想效果的。但凭此,我们就该忽视猜想、假设生成的过程吗?很多的科学课中,当探究问题出现后,教师仅要求学生把假设、设计实验填入实验报告单中,直接进行验证,致使很多的猜想、假设其实就是一种臆测,如果我们仅仅靠盲目地臆测或毫无目的地尝试错误去进行探究活动、解决问题,那么,探究活动的过程就显得毫无意义。
  如《把固体放到水里》把固体放到水里其结果怎样,让学生进行预测,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还是能作出有“根据”的预测的,但教师很少让学生说说“根据”。对有些假设,教师可以作指导性提问,包括一系列可以预想到的,用来指导学生思维过程的教师提问。学生在教师指导性提问的帮助下,在讨论结果的基础上,生成的假设会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假设,而不是科学性不强的臆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环境,以避免抑制学生的讨论。教师作为指导者,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即使有时学生的假设看起来相当幼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反思实验操作的过程
  
  在对探究的问题作出种种可能的假设中,推断出最为合理的一种假设,让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实验由教师设计,实验的步骤由教师一步步演示,学生按部就班,或是教师给的材料仅仅是教师预想中的实验材料,虽然学生参与了,但实质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其自主性没有得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