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作者:胡尊军 王郡美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体育能力,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中学体育教育处于一种似有似无的地位。升学的压力使得高中学生整天在书山题海中游弋,体质和精神状况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学生基本没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每周仅有的两节体育课,不是被学校减少就是被取消,从而使得学生失去了运动的体质和一定的运动技能。让即将踏入高校和社会的高中生认识到体育对未来是多么重要,尽早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在高中阶段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方法,从容面对21世纪严酷的挑战,是每一位高中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正确体育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高中体育教学的一个难题。
(一)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时,会经常注意有关体育信息,自觉学习体育知识,观看体育比赛,积极从事体育锻炼。兴趣开始是要靠培养的,而且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即“有趣、乐趣、志趣”,一环紧扣一环,使学生体会到参加锻炼的价值,加入到锻炼的行列,树立正确的目标,对已形成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明确方向,保持稳固的兴趣。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体验促进终身体育意识形成
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就要充分体现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主角”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既宽松、和谐、又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启发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由传统的教师“跟我学”、“跟我做”、“跟我练”到学生“我要学”、“我乐学”转变。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使自我锻炼成为自主活动,身心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课所提倡的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组织形式多样化的课外体育活动
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进行分组活动,锻炼内容和活动计划,各团队自行安排、自行设计,教师巡回辅导,必要时给学生进行适当示范、表演、指导、总结。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与社会体育团体进行交流。这样,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不仅可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而且能使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为终身体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素养。如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学生喜欢乒乓球,有的学生喜欢踢毽子,有的学生喜欢看各种体育比赛项目,但又看不懂。这样,体育老师的素质高低就很关键,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面,才不会出现尴尬的场面,教学过程也得心应手,赢得学生们的信任、欢迎。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化进入课堂,体育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我,开拓信息方面的知识,才能不落后于时代。要有创新能力,对自己的创造有清醒的认识,并加以开发,在体育教学中应表现出创造的天赋和好奇心,使体育教学常教常新,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能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氛围,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要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宗旨,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让他们有选择性地学习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运动专长,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