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经济战线上的“淮海战役”

作者:镡立格




  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国民党长期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及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其中工业产值比历史最高年产量下降50%,农业产值下降25%,交通运输阻塞、物资缺乏、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国统区经济已趋向全面崩溃。新中国成立时,中共从国民党手中接收了一个贫穷落后的烂摊子。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投机商乘机囤积居奇,抢购物资,倒卖银元,使物价飞涨。严重破坏了正常经济运行规律,使新生政权面临严峻的考验。
  
  (一)银元之战
  
  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国民党政府军事上开始土崩瓦解,经济上陷入混乱。持续的恶性通货膨胀,发展到极点。有人形容国民政府金圆券贬值速度:当你走进饭馆,吃第一碗是一个价钱,而吃到第二碗时,价格就上涨了;当你走出门时,衣兜里揣的那一大叠金圆券可以买到一盒香烟,过一会儿只能买到一盒火柴,若再晚一会儿,就只能买到几根火柴了。法币和金圆券进入彻底崩溃阶段。
  在金圆券崩溃的同时,人民币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上海,5月28日,人民政府成立当天,陈毅、粟裕以上海市军管会名义,颁布《关于使用人民币及禁用伪金圆券的布告》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所发行之人民币,为解放区统一流通之合法货币。自即日起,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收付,物价计算、财务、债务、票据、契约等均以人民币为计算及清算本位。不得再以伪‘金圆券’、黄金银元及外币为计算及清算本位。伪‘金圆券’自即日起为非法货币。”还规定,以人民币按牌价收兑伪‘金圆券’,严禁其在市面流通使用。尽快结束了金圆券泛滥成灾的时代,在这场斗争中人民币无疑占了上风。
  在人民币进入市场时,收兑金圆券的工作毫无障碍,但遭到银元、黄金和外币的对抗。国统区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使资本投机活动猖獗,一批专家投机的资本在市场上兴风作浪,在人民币开始大量进入市场时,乘机哄抬银元价格,经济中心上海银价上涨达5倍,导致物价上涨20倍。一些反动分子叫嚣:“解放军可以打进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坚决取缔银元投机,确立人民币的通货地位,稳定金融物价。
  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1949年6月10日,上海军管会派出两营部队和400名便衣公安人员,查封了金融投机市场的总枢纽——上海证券大楼,逮捕了238名投机分子。并取缔街头巷尾的银元贩子、黑市场交易,平息了大上海的金融投机风潮。同时,武汉和广州等地也严厉打击了投机商。金银外币投机活基本被制止,确立人民币是唯一通货地位,这场号称“白色战役”的经济斗争取得了初步胜利。
  
  (二)米棉之战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又发起渡江战役,向全国大规模进军,军费开支日益浩大;随着大城市的陆续解放,人民政府不仅需要为恢复工业、交通支付大量经费,还要负担收留下来的大批原国民党公职人员的开支,财政支出增长,而收入则因战争状态却增长缓慢,财政赤字需要增发货币来弥补,通货膨胀引起物价上涨。1949年4月到1950年2月,不到一年时间,全国发生四次大的物价暴涨。
  银元之战我们虽然取得胜利,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没有受到重大打击,未伤元气,很不服气。此时,市场上关系国计民生的有三大商品:大米、棉纱和煤,即“两白一黑”。借助物价不稳定,资产阶级把粮食和棉纱作为代替货币的筹码,进行大量囤积,使粮食市场和棉纱市场成为物价波动的策源地。以津沪为先导,全国物价猛涨,天津是粮食带头,上海是棉纱带头,武汉受上海影响,棉纱带头,并涉及粮食,资本投机商大有孤注一掷之势。国民特务说:“只要控制了‘两白一黑’,就能置上海于死地。”
  当时主持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工作的陈云说:“人心乱不乱,在城市,中心是粮食。”在中财委布置下,为了给投机商以毁灭性的打击,人民政府开始在全国调配物资,从东北每日运粮1000万斤至1200万斤入关,供应京津地区,将华中的棉花东运,把陇海铁路沿线的积压棉纱运到西安等等,全国各大城市,都集中了充足物质,各地统一行动,由政府集中连续抛售10天,同时收紧银根,采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双管齐下,投机商再也坚持不住,不得不把手中粮食棉纱低价售出,物价下跌30%-40%,他们不仅没能获得暴利,还付出令人咂舌的高利贷利息,许多投机商终告破产,物价涨风告一段落,各地市场趋向稳定,此后市场物价虽仍有起伏,但大的波动没有再出现,说明经过这次斗争,我们在市场上已经取得了领导地位。资本家对我们搞经济的能力也表示赞许,上海一位民族资本家事后说:“6月银元风潮,中央用政治力量压下去的,这次仅用经济力量就能压住,是上海工商界所料不到的。”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是新中国成立前后经济战线上的一场重在战役,目的在于平抑物价,稳定市场,安定人心,恢复经济正常运行秩序。其实质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争夺市场领导权的斗争。
  这场战役的胜利,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长期的通货膨胀和物价暴涨局面,促使全国物价稳定,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设,创立了良好开端。这场战役的胜利,说明中共在政治上坚强的,在经济是也是有能力的,也是经得住考验的。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其意义不亚于于淮海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