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叙之楷模 记之典范

作者:陈家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著。它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极具价值的文献,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烛》文通过烛之武说退秦军一事,反映了春秋时诸侯争霸的史实,由于作者的加工润色,使得史实如在我们眼前一般。该文叙事一波三折,有张有弛;情节安排铺设巧妙,严谨圆合;人物形象残缺中见完美,真实丰满;抑扬及对比手法运用得娴熟得当。可谓“叙之楷模,记之典范”。
  
  (一)叙事一波三折,有张有弛
  
  开篇点明“晋侯,秦伯围郑”,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一派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强大而占绝对优势的秦晋压得郑国喘不过气来。这也让我们深深地为郑国的前途担忧。在此危急时刻,佚之狐曰:“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知人之深、颇有伯乐之才的佚之狐的这番言谈,似乎让郑伯看见了一丝光明,也使读者紧悬的心略有放松。烛之武真行吗?“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的这番饱含壮士暮年、英雄末路、充满无穷委屈不平和牢骚之情的推辞,使郑伯的希望之光又趋于黯淡,而通过郑伯的劝说,终于“许之”,这又让人心头再次燃起希望之火。烛之武的承诺能如愿吗?待读者看完烛之武“自知必亡,取悦于秦”、“为秦着谋,分析利弊”、“旧事巧提,妙煽秦怨”、“掏其肺腑,谨请秦抉”的千年说辞之后,结果自明。但课文到此并未结束,临近尾声,作者还不忘再掀高潮:晋军将冒险攻打秦军,终因晋文公的英明才使战事化解于无形。于是,三国互安。短短不足三百字的篇幅将一件事叙得此起彼伏,波澜壮阔,实为不易。
  
  (二)情节铺设巧妙,严谨圆合
  
  课文开篇即点明是“晋侯、秦伯”围攻弱郑,而非“秦伯、晋侯”为之,接着看似无意的交待“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这一各怀鬼胎的驻军方式,然后直言战争的原因及矛盾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首段文字看似只对战争进行必要的交待,实则为全文的情节发展高明地埋下了必需的伏笔。从中可见郑、秦之间并非生死利害冲突,主要矛盾在晋、郑之间。因此,只要方法得当,至少可让秦师作“壁上观”,进而可使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力量对比产生逆转,文章最后郑秦结盟就是明证。“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郑联军既已同床异梦,且又各占一方,各自为阵,在信息传播不发达的古代,彼此之间的军情快速传递变得不可能,结果为烛之武单独面见秦伯说退秦师创造了机会。“夜缒而出”既点明形势之严峻,又为烛之武能有机会面见秦君再次铺垫。更为绝妙的是烛之武在说服秦伯的过程中环环相扣,层层铺设渲染,逐步动摇秦伯的战争决心,终使其感到“灭郑弊大于利”而“与郑盟”,并与郑一道防范强晋。
  
  (三)形象残缺中见完美,真实丰满
  
  课文共出现了晋侯、秦伯、郑伯、佚之狐、烛之武、子犯、杞子、逢孙和杨孙等九人。作者主要突出的人物无疑是烛之武。作为兵不血刃而退秦军的主人公,作者并非一味地突出其伟大崇高,将之视为完美无缺的英雄而加以神化,而是将其视为人,突出其性格品质的多维性。烛之武的确有勇有谋,能言善辩,深明大义,但他也并非完人,从课文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些话语中,我们可看出烛之武“壮年不济”的悲愤之情。作为一个谋臣辩士,在国难当头,应义不容辞,如曹刿般不计个人得失与地位尊卑,挺身而出奔赴国难,“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但他给我们的感受是什么呢?恰恰相反,他是“先私仇而后国家之急”。在发牢骚、诉不平、耍小孩子脾气之中将矛头直指郑伯,影射其不辨贤愚,心存些许超脱事外、见死不救的小人之念。倘使郑伯一时恼怒而杀之,则郑亡的罪过恐怕他烛之武也该担当部分,那他也就成为了郑国的历史罪人。虽然通过郑伯的劝说,他“许之”并且成功退师,但这种先己后国的思想无疑成为了这个“英雄”性格上的一个“缺陷”,而恰恰是这一“缺陷”,也方使得烛之武这一形象更加丰满,更具人性化。至于佚之狐等人,虽然用语不多,但一个个形象亦鲜明突出。
  
  (四)手法多样,娴熟得当
  
  课文叙事写人时运用了多种手法,首先是抑扬。主要体现在烛之武身上。首先是通过佚之狐之口抬高赞扬烛之武,然后又通过烛之武之口自我贬抑,接着又通过郑伯劝说使其“许之”来突出其深明大义而再次赞扬,构成了“扬—抑—扬”这一对古代叙事作品来说难得的叙事层次。
  其次是对比。文中有军事力量的对比:秦晋与郑,秦郑与晋;有谋臣的对比:佚之狐与子犯;有君王的对比:郑伯、秦伯与晋文公,他们一个是在危急关头束手无策,问计于人;一个是偏听偏信,一心为己;还有一个是沉稳冷静,头脑清醒。
  总之,《烛》文充分展示了高超的记人叙事的技巧,且在叙事的无意之中蕴涵了一种唯物辨证法,即矛盾的双方是变化的,只要方法得当,把握及时,就可变不利为有利,点破了千年来力量及强弱变化之根源——“利”。这也许可看着是该文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功的真正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