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试说政治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

作者:唐 敏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丰富多彩的导入方式,渲染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他们怀着期待的心理,兴趣盎然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1.开门见山导入。开门见山导入即直接进入新课,探索新知。一方面,面对思想政治一节课的知识点繁多、教学任务较重的情况,在处理好前课时的基础上可直接导入新课。另一方面,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且简单易懂也可采用这种方式。如在上《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时便可直接进入新课,可以这么联系实际生活试问学生:为什么商品的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有时高,有时低?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是什么?不同的商品为什么价格又各不相同?决定他们各自的价格又是什么?价格变动有没有规律可循?价格变动对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直接进入新课不仅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可以留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提高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巩固旧知导入。巩固旧知导入即由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对前面所学旧知的回顾、复习 、总结过渡到即将学习的知识上来。思想政治课的理论知识之间,特别同一本教材的各单元之间、各章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采用这种导入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温习所学的知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可以让教师感觉到教学流程之间连接的很自然、很顺畅,上起课来得心应手。如在上《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时便可以首先复习一下“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然后因势利导提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有哪些方式呢?这些方式又有什么不同呢?目前你参与政治生活采用了哪些方式?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采用这样的循序渐进的导入方式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上好后期的复习课。
  3.巧设提问导入。巧设提问即教师通过对前面所学内容、问题进行筛选,选准与本课相关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把学生引入到本节课的教学中来。这种导入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巩固旧知,强化对旧知的理解和记忆,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迅速将学生从课间放松散漫的状态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例如在上《文化与生活》第四单元“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时可以节选上一课时有关内容提问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它包括哪两大环节?待学生回答后,教师顺水推舟提问:其中心环节是什么?这样便过渡到新课中来。由于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课堂教学质量也有了可靠的保障。
  4.制造悬念导入。制造悬念导入即教师先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或列举事例,从中巧妙地设置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的求知欲。一方面这种导入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这种思想观念,降低政治课的授课难,进而有利于学生各门功课的平衡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上《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讲“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曾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里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 你是如何理解师徒二人的观点的?这两种观点是矛盾的吗?请大家思考一下。经过短暂的停顿后,视学生表情教师便可以说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如此制造悬念,便可以诱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创设情境导入。创设情境导入即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前通过对趣事轶闻、成语故事、诗词歌曲稍作处理,然后加以简要的概括、总结、点拨来切入新课,或者可以对某个学生的言谈举止、班级开展的某种活动、教室的布置变化等简单进行“修饰”导入新课。例如在《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先放一段诗词:“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阳咽管弦”,然后便可以对这首诗进行简要点评,说明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价值取向是不同。我们应站在人民的立场作出价值选择。如此由具体情境切入教学课题,便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获取新知的愤悱状态,效果当然不容置疑了。
  当然,思想政治课的导入方式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用心努力地探索,总会有所发现。但是各种方式利弊同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具体采用哪种方式都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切不可盲目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