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试谈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几种途径

作者:郁 明




  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笔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启导结合”的教学原则,努力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新潜能,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努力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宽松心理氛围
  
  数学教学中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是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因此,我特别注重摒弃中国几千年的“师道尊严”的思想和传统的教育观念,坚持民主、平等、合作的原则,努力和学生建立亲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广开言路,给学生以随意讨论的自由,给每个人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充足的思考时间。对个别基础较差、“启而不发”的学生,不随意否定,不求全责备,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采取积极疏导、提示等方法,保护他们的创造动机,培养他们的创造萌芽,给他们合适的机会,允许他们自由探索,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获得成功,并适时强化。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保持师生合作愉快,促使全体学生在良好心境下动脑筋、出点子,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好地发展。
  
  (二)创设现实探索情境
  
  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索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急切求知状态之中,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再现教学问题的事实背景,使之成为一个个与学生贴近的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教育储蓄》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去银行存(取)款,经历储蓄过程,课堂上插入有关“教育储蓄”知识的动画课件,这样既有亲身经历,又有动画文字显示的数学情境,促使他们有探索欲望的冲动,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寻求各种积极的解决方法,最后还能探索出在不同利率下如何获取最高税后收益问题的解决方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鼓励直接联想猜想
  
  伟大的数学家牛顿曾直言:“没有大胆的联想和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由此可见,引导学生联想和大胆猜想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开发智力、发展创新思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精心设置疑问,适时提出开放性问题,允许学生充分想象,尽情发挥,寻找各种途径,然后和学生共同讨论,对途径、方法进行比较,鉴别真伪,最后和学生共同小结得出最佳途径。在反证法、开放型题求解等教学过程中,通过联想、猜想,甚至幻想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根据结论,大胆想象,运用假设、转化、逆推等推理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推断、反思能力,启发和鼓励他们跳出思维定势,进一步探索求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较好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跳跃性。
  
  (四)鼓励大胆质疑追问
  
  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应该以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进而批判校正为基础。我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敢于怀疑的精神、善于求变的态度以及综合选择的能力。实践证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追问可促进学生动脑,敢于怀疑标准答案,进行多方面思维,给出严密的解答。
  
  (五)加强合作导引碰撞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既是课程改革的目的要求,也是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因此,我首先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分组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并每组选一名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为组长,利用空间距离的接近,互帮互学,形成民主交流的情景。让学生的思维在讨论中碰撞,在交流中发散,在争辩中明理,在想象中提升。其次,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思考,主动探究。
  
  (六)引入分层教育机制
  
  1.布置作业,力求符合“三性”,即层次性、多解性、灵活性。所谓层次性就是作业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具有一定的梯度;所谓多解性,就是精选好可用多种途径求解的问题,并且规定,凡是能用两种以上方法求解的定为优等,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途径思考问题,让思维充分地发散;所谓灵活性,就是对书本上的例题、习惯进行改编,赋予新意,发挥正迁移作用,培养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
  2.阶段性练习中加大创新能力的考核权重。我常在试卷上编入一些具有一定开放性、创造性的信息迁移题、智力题,并在三个方面加设“创新分”: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多种途径思考和解答;②超出知识范围找到解题新途径,提出与众不同的假设;③敢于打破常规,独立自主地以新的角度探索解题思路。对于学生中涌现出的新颖独特的解法,通过班级“数学园地”加以展示,给学生以表现自我的机会,调动了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评价方式:自评与他评有机结合,使学生成为学习评价的主体。教师运用肯定的眼神、语言的激励、学生的赞扬、鼓掌等手段,并通过尝试学生个人成果档案袋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使每个学生能自觉、及时地纠正自己学习的偏差,从而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