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放飞“体验”的翅膀
作者:黄雅芳
(一)善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感性画面中体验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悟就会越深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设接近儿童生活世界的情境,让儿童在他们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会、领悟,并使其身心得到全方面发展。如在教学《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一课时,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游戏——老鹰捉小鸡、跳格子、丢手绢……然后在他们沉浸在愉悦的气氛中时提出问题:“孩子们,玩得开心吗?能告诉老师你们的秘诀吗?”再引导他们在小组中进行充分讨论为什么能玩得那么开心,秘密在哪儿?看哪个小组说出的理由多。学生在讨论中,思想得到交流碰撞,初步明了要玩得开心只有遵守规则,这种水到渠成是学生自身的体验而感知的。生活处处皆教育,把孩子们带进熟悉的生活画面,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而成的教学内容不但消除了学生的陌生感,而且激发了人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内化,使生成的品质回归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通过学生认识、理解并转化为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填满了孩子知行脱节的鸿沟,促进了知行统一,有效性地促进了教学。
(二)善用生成性资源,让学生在动态发展中体验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并不是说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僵硬地、简单地把教学预案演绎出来,而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有教学方案的设计,还要在教学方案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教师可以设定教学目标,但不应仅局限于认知,还应该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其他维度;目标要有弹性,要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教学设计重全程关联式策划,重在从何处开始,如何推进,怎样转折等。这样的设计,较以往精细的提问、预定的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的每一句话、计算好教学过程每一环节所需时间的教学方案来说,留下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才使教学贴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使师生积极互动,发挥出创造性来。如教学《合作愉快》一课时,我让4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张以学校为中心的四周的路线图,并且要求他们在坐标图上注明各自的职责……话语刚落,就有几个学生说没人愿意与他们合作,问我怎么办?也有几个学生为了各自的分工在争吵着……这时我适时地追问道:“我们这节课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此时一片安静,学生们若有所思,接着呈现出有商有量的情景。孩子们在互相商量、互相谦让中得到快乐。我想这种体验远远超过纯粹地说教,这也就有效地促进了教学。
(三)善抓住活动机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
当然,体验的关键在于实践。正如有的学生说:“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看,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会明白。”也许这就是“体验”的奇妙之所在吧!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生活的体验,内心的感受、情感的体验能让学生在体验中内化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引发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促进人的发展。如在教学《春天在哪里》一课时,我结合学校工作安排的计划,把教材安排在春游活动后。在春游前我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收集资料,回来后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一记录下来,在下一节课进行汇报。又如在教学《珍爱生命,遵守规则》一课时,我在活动中设计了“我们共同的约定”、“我是一名小交警”、“写给市长的一封信”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实践、感悟、内化,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验, 由此产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促成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促进了学生德性的发展。真正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个世界,我想这才是德育的功能所在吧!
总之,学生的世界是纯真的、五彩斑斓的。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孩子的世界,用自己的心去感知孩子的世界,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体验道德认知的产生、形成、发展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道德知识。如此这般,《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何愁无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