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管见

作者:卢 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强调学生个体的阅读实践以及学生对文本的自我感悟。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感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丰富积累是培养感悟能力的基础
  
  图式理论告诉我们,读者的背景知识是阅读感悟的重要因素,新知识的感悟和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这意味着阅读感悟的深度与广度更多地取决于读者背景知识积淀的丰厚程度,正所谓“得之于俄顷,积之于平时”。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自然、社会,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积累丰富的感性、理性经验,训练其敏锐的观察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向阅读,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去探索、思考,磨砺自己的思维,形成一定的观念、情感价值取向。这些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理性思考、情感、观念的价值取向,将构成心理图式系统,潜伏在学生的潜意识层。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当文本信息激活这些潜伏的图式系统时,学生便能恍然顿“悟”,进而完成新的意义建构。
  
  (二)仔细阅读是培养感悟能力的前提
  
  文本是主体感悟的语言材料,对文本语言的感悟首先要由读来完成。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也是感悟课文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方式。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丰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以文为本,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通过个别朗读、默读、自由读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并在读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促成学生语感的形成。
  
  (三)激发情感是培养感悟能力的动力
  
  情感是感悟的动力。感悟无须借助逻辑分析,它是一个以感性直觉把握对象内蕴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处于休眠状态的潜意识需要情感去激发,以形成强烈的阅读冲动。主体对客体的“意念领悟”要求主体之情与客体之情融为一体,在二者的碰撞、交流中产生共鸣,最后达到主体对客体内蕴的领悟。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共鸣”。如在教《智取生辰纲》时,不妨让学生先听歌曲《好汉歌》,再看看VCD中的《水浒传》片段,让学生进入角色,以唤起学生对自己对社会生活琐事的回忆,把现实中的英雄行为和小说中的行侠仗义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共鸣”。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和掌握也就迎刃而解了。再如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时,让学生先看十分钟的电影《上甘岭》中的片段,将其置身于朝鲜战场上和影片中的英雄共同经受炮火的洗礼,一起体验战争的残酷和爱国主义思想,为其感情上的“共鸣”创设情影。这样“最可爱的人”的高贵品质就会在学生心目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学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四)启发想象是培养感悟能力的关键
  
  阅读主体的“感悟”是对文章“言外之意”、“味外之味”的把握,必须通过想象方能捕捉到文章所隐含的高情远意。因此,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如在教《海燕》时,教材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写暴风雨来临时的海天情景来反映列宁领导的俄国第一次大革命前夕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并借助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勇敢地飞翔和欢乐的叫喊的形象来热情歌颂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对这一主题,如果不展开想象与联想,学生根本是无法领悟和把握的。因此,教师可采用多媒体循图入文,让学生观看海燕在风卷云集的海面上高翔的画面,感受到海燕矫健、勇猛、不畏强暴、勇于博击的雄姿。同时,播放朗诵录音,用形象的图像和富于感染力的音乐语言去调动学生感官,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由教师介绍高尔基创作此文的背景,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海燕象征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又如《与朱元思书》中,“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是作者坐船出游看山的幻觉,为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作者这句精彩的描写,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生活实践,想一想这方面观景的体验。这时学生记忆的闸门会很快打开,自然联想到在车船快速行驶时,四周景物仿佛会不断向后退,在类似的幻觉中观察景物,静止的景物会鲜活起来。这样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类似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感受现在的学习内容,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所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形成真切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
  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感的形成需要“感悟”,文章的人文内蕴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更是“非悟无以言其妙”。因此,重视感悟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新取向,有待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