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严格组织教学过程

作者:张惠英




  在讲授“蝗虫”内容时,根据其外形特点及重要功用,把蝗虫外形部分作为一节讲授,采用边讲述、边观察、边实验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在课前,组织学生自采活体蝗虫,并自带剪刀、镊子、放大镜等,做好实验准备。上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观察蝗虫挂图、模型、浸制蝗虫标本和手中的活体蝗虫,从整体上认识其外形。并指出蝗虫是农业害虫,危害多种禾本科植物,认识蝗虫对于防治蝗虫是十分必要的。让学生自己触摸蝗虫,感知其身体外部较硬,这是蝗虫的外骨骼。“外骨骼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使蝗虫能够适应陆地生活。”
  观察挂图及活体蝗虫头部。我引导学生先观察蝗虫挂图,再用放大镜观察活体蝗虫触角、复眼、单眼和口器。指出,通过观察我们知道蝗虫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单眼三个、咀嚼式口器一个。触角呈丝状,是蝗虫的感觉器官,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能使蝗虫能够嗅到不同距离散发出来的气味,借以聚集、求偶、寻找产卵场所。为了减少蝗虫繁殖,我们将蝗虫的触角剪掉,它就再也嗅不到同类的气味了。由于蝗虫复眼、单眼、口器是教学中的难点,我指导学生有的用模型观察,有的用显微镜观察,使学生了解复眼是由数千个“小眼”组成的。并设问:“蝗虫的复眼起什么作用?”学生回答:“视觉作用。”我再一步告诉学生:“蝗虫的复眼不仅能感知光线的强弱,而且能够辨认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单眼在触角附近排列成三角形,只有感光作用。”对于蝗虫的口器,我指导学生观察提前准备、制作好的分层剪贴口器图,同时观察学生自制的蝗虫口器排列方式教学挂图,边观察、边解剖蝗虫口器。在此时我提醒学生,蝗虫口器紧不易解剖,用尖的小剪刀,先剪下上唇和上颚,其余部分用小刀片或镊子夹。把解剖下来的口器各部分,参照挂图上的蝗虫口器排列方式,排列在一张白纸上。让学生之间互相观摩,我进行检查指导,并请学生回答:“蝗虫咀嚼式口器这几部分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学生举手回答:“上颚坚硬,适于咀嚼,下颚和下唇各生一对触须,有触觉和味觉的作用”等。
  观察蝗虫胸部时,通过观察三对足来分清胸部的三个体节。每一个体节有足一对,分前足、中足、后足。并请学生回答足的作用。学生回答:“前足和中足短小,适于步行,后面一对后足非常发达,适于跳跃。”我讲:“蝗虫依靠三对足灵活的跳跃,危害农作物。同时为了防止蝗虫在实验过程中乱跳,同学们要将三对足剪掉。再指导学生观察中胸、后胸各有一对翅,翅着生在胸部第二节背面两侧。前翅狭长皮革质,后翅三角形膜质,不用时折叠在前翅下面。我问:“翅起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飞翔。”我告诉学生:“蝗虫具有善于飞翔的两对翅,扩大了它的分布和活动范围。蝗虫可成群结队飞行千里,飞起来铺天盖地,啮食庄稼,万顷良田毁灭于一旦。历史上蝗灾的记录怵目惊心,据记载在我国从公元前707年至公元1935年间,蝗虫成灾约800次,平均每3年一次。”
  在当今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蝗灾席卷十国。蝗虫吃光了绿色植物,竟然啮食活羊身上的毛,使人不寒而栗。蝗虫飞翔较远,且速度较快,对人类危害极大。我指导学生用剪刀剪掉蝗虫的两对翅,使其不能飞翔。此时,挂出蝗虫贴翅标本示意图,并指导学生将蝗虫的翅和刚才剪下的触角,按照蝗虫的贴翅标本示意图将触角和两对翅粘贴在硬纸板上,再用透明胶带制作蝗虫贴翅标本。要求同学们注意,翅要背面朝上,两对翅的方向与其生活时致。贴翅标本制作成后,让同学们互相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我巡回检查。有的同学还在翅的适当位置摆放上蝗虫的三对足,活像一只正在展翅飞翔着的蝗虫。通过剪贴制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蝗虫有能跳跃的足、善飞翔的翅,所以活动范围广,适于陆地生活。
  观察挂图及活体蝗虫的腹部。我指导学生认识蝗虫听器是在腹部第一节两侧各有一个椭圆形的薄膜。指出听器能够感知声音,引导学生观察从中胸到腹部的第八节,每节两侧各生一个气门,共十对气门。我问:“气门有什么作用?”学生答:“气门是蝗虫气体出入的门户,能起到呼吸作用。”我再告诉学生:“如果把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浸入水中,让头部露出水面,蝗虫很快会窒息而死。如果把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它不会死亡。”我指导学生用有趣的小实验来验证。此时挂出蝗虫气门是气体出入的门户的小实验挂图。实验方法是用两只活蝗虫,分别缚在两根等长的小细棍上,一只头朝下,一只头朝上,分别放在两个试管中(小瓶也可)。向蝗虫头朝下的试管加水至前胸,向头朝上的试管加水浸没到中胸,5~10分钟后观察,可见头朝上的蝗虫,腹部气孔处有逸出的小气泡而被闷死,而头朝下的蝗虫,则仍然活着。接着,观察蝗虫腹部末端,找到向后突出的产卵器,使学生辨认产卵器的特点,并指出其产卵器的作用是产卵繁殖后代。
  最后,小结蝗虫外形教学,指出本节课同学们对蝗虫外部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学习,认识和掌握了蝗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其头部是感觉取食中心,胸部是运动中心,腹部是营养、代谢、生殖中心。我还指导学生比较蝗虫体与蚯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指出蝗虫身体也是由许多体节组成。但是,蝗虫具有“三中心”体型说明节肢动物是由类似环节动物的祖先进化而来的,更适于陆地生活,比环节动物高等。
  实践充分表明,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案,认真组织直观生动、愤悱启发、强化基础、培养能力型教学过程,采取边观察、边实验、边讲述的方法,教学互动,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验操作的能力,教改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黄诗笺.动物生物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陈小麟.动物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