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我被“生成”撞了一下腰

作者:谢玉娓




  我在参加“特级教师、优秀教师讲学团”巡回讲学活动时,在不同的讲学地点执教同一个课题——北师大版教材第三册《抛硬币》。
  
  (一)案例描述
  
  [课程回放1]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我让组长在每个小组的袋子里分别放入3个白球和3个黄球,请学生进行摸球活动,要求每个组员只能摸一次,每次摸一个,并请记录员记下摸球的结果。
  一切都按我的预设“有声有色”地进行着,几分钟后,在我的组织下,小组长们条理清楚地汇报着,他们的回答正如我预设中的一样:“因为袋子里有3个黄球,还有3个白球,所以任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
  [现场研讨回放]互动式交流中,一位教研员针对课堂上的这一摸球活动提出了问题:“在汇报时,有一个小组说他们6次摸到的都是黄球。您当时并未理会,请问是被您忽略了?还是有意回避?”话音刚落,所有在场的人都把炽热的目光聚焦到我身上,侧耳等待着……
  我一片茫然,然而现场老师们的神情告诉我,确实有这么一回事!真是的,我怎么就没捕捉到这一资源呢?当时我在关注什么?自诩实践经验丰富的我竟然马失前蹄了……
  本站的讲学活动结束了,在前往下一站的途中,我自责着、思索着:如果再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我将会……可惜,这美丽的课堂教学生成资源与我擦肩而过了。
  然而,无独有偶——
  [课堂回放2]讲学的第二站。同样的摸球活动,同样是“小脸通红、眼睛发亮、小手高举”的情景。不同的是,有了前车之鉴,我动用了浑身的细胞,细心地巡视着,耐心地倾听着,敏锐地捕捉着!我捕捉到了什么?我兴奋地发现,第3小组记录单上的摸球结果与案例1中的结果惊人的相似:他们连续摸到了6次。
  简直不敢相信,昨天我还在沉痛悼念着的美丽“生成”,今天会再次降临!我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平静地组织着学生进行汇报:先请既摸到白球又摸到黄球的小组进行汇报,最后请摸出6次白球的第3小组的组长进行汇报。小男孩显得很激动:“我们不同意大家的观点!你们看,刚才我们小组的6个同学摸到的都是白球,没有人摸到黄球!”
  全场哗然!我示意大家安静,首先对第3小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给予肯定,接着抛给学生一个问题:“是啊,这是事实。那能不能就说:当袋子里有3个黄球和3个白球时,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白球?”学生大多表示否定,更多的学生建议让第3小组再摸几次看看。摸之前,我让同学猜一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大多数学生认为应该是黄球了!但第一个同学摸到的仍然是白球。再猜,更多的同学认为该是黄球了,然而摸到的仍是白球!“怎么会这样?”不光学生诧异,连早有心理准备的我也不禁犯嘀咕。第三位学生再摸,还是白球!第四位,终于争气地摸到了黄球。
  我松了一口气,为了能让同学们信服,我又请了几位同学继续摸球,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明确:只要袋子里有黄球,不停地摸下去,一定能摸到黄球的。并告诉他们:数学家也做过这个实验,如果摸的次数足够多,那么摸到黄球和白球的次数大致相等,当然,这些内容会在以后继续研究、学习……
  掌声中,我和孩子们结束了一堂难忘的数学课。
  
  (二)案例反思
  
  案例中连续六次摸到黄(白)球,是一种偶然现象,但这种现象更有利于学生感悟随机现象的本质,为什么我会捕捉不到孩子的回答,充分利用生成的资源呢?原因大概有二:一是我过分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学案的生成。之前,像案例中的情形从未出现过,因此,课前细致的预设反而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二是本身数学素养不高所致。课改前,概率一直是高等数学领域的内容,对此,我并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在教案的预设中自然就无法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也就缺乏捕捉“生成”的心理准备了。
  
  (三)矫正策略
  
  教学应是持续生成教学内容的过程。按照现代教学论的理念,我们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对于师生对话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捕捉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有一个交流和争辩的机会,从而超越预先设定的目标。
  1.精心预设,为生成“留白”。如何才能妥善处理本堂课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首先应该合理设计一份弹性化的教学方案。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文本,充分了解学生,制定出有弹性的目标。同时过程的设计也要有“留白”,以便为“生成”留出空间。在案例2中,我摒弃了原来精细得滴水不漏的预案,尽管后来的预案似乎线条粗略,也留下了太多不确定性,然而正是这样的“粗线条”才可能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状态,才能为美丽的“生成”创造条件。
  2.适时调整,为生成“让路”。教学是个流动的过程,课堂上时时会有预先无法料到的情况出现;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理解会因程度的不同而提出许多事先无法设定的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能够及时进行“二度设计”,这就要求教师有深厚的教学功力,实现从教案到教学的再次创造。尽管在案例2因摸球活动而花费了较多的时间,我只能“割舍”原来精心设计的“说一说”环节。但通过猜想、摸球、再次讨论等活动,学生更深刻地感悟了随机现象的本质,同样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3.不断“充电”,以智慧启迪智慧。新课程、新理念,新的挑战,要求教师要有较为厚实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数学素养。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充电”,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在本案例中,一个小组连续摸到六次黄(白)球只是一个偶然的直观现象,但若不能及时捕捉这一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不但会错失一次教学的良机,还可能会让学生对“可能性”产生误解。在案例2中,我正是充分认识了这一点,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学生的理解有偏差时,敏锐捕捉来自学生的原发性问题,及时进行点拨,正确引导,将一次直观现象回归到数学的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