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作者:郑士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既然是一个对话过程,则一定是一个心灵的感悟过程,因此,必须注重课堂细节,加强点拨、引导,使教学因生成而精彩!
  
  (一)人教版国标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北京亮起来了》的教学片段
  
  “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
  师:自由地读这句话,能从这句话中读出什么味儿来吗?(教师预设的目的是要学生理解此时的长安街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生:老师,银河是什么呀?
  师:谁能告诉他,银河是什么啊?
  生:银河不是真正的河流,银河是有星星组成的。
  生:银河很宽很宽。
  生:银河里有牛郎、织女。
  师:你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吗?
  生:我会讲。
  师:那好,你讲给大家听听。
  生:(讲牛郎织女的故事,略)
  
  (二)人教版国标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练习3第1题——查字典的练习
  
  师:现在补充一个字“我,我们的我”,请大家用部首查字法查,看看有几种查法?(教师预设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有些部首不很明确的汉字可查起笔。)
  生:“我”查“∕(撇)部”,再查6划。
  生:“我”查“戈部”,再查3划。
  生:“我”查“∕_(撇横)”,再查5划。
  师:你查过了吗?
  生:查过了。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字典,按照刚才三位同学的查法,再查一次,并且,告诉我,他们的查法准确吗?
  (查字典,略)
  生:老师,我查过了,第一、二两种查法是对的,第三种查法是错误的,它不能查到这个字。
  生:老师,按第三种查法我也查不到呀。
  ……
  师:(指名刚才说第三种查法的同学)你刚才不是说查过了吗?
  生:(无语)
  师:是呀,有时候一个汉字有好几种查法,但汉字有它固有的规律,该查什么部首就查什么部首,不能胡编乱造呀!知道吗?像“我”这样部首不明显的可查起笔。好吗?
  生:(微笑而默然)
  思考: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关注并提倡课堂的动态生成。而事实上教学并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的,而应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让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增多,知识和情感不断加深,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如上述两个案例中反映出来的那样,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产生了矛盾,此时,教师是不是死死地抱着自己的预设,武断地否定学生的观点,让学生按自己的预设往里钻呢?答案是否定的。如第一个案例,教师虽然有“节外生枝”和“浪费时间”之嫌,但他顺着学生的生成,机智地随机拓展了文本外的知识,形成了文本外的“副产品”。这些“副产品”积少成多,触类旁通,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素养。陆游在《示子通》中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有副对联说得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目不斜视,心无旁骛,是学不好语文的。而第二案例中教师在学生错误的答案面前,也不是武断地下结论,而是不慌不忙,巧妙地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来自己辩明是非,得出正确的答案,加深印象,同时,创造了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当然,这需要教师的教育机智,“生成”的课堂更需要教师的对“开放度”的把握。
  
  (三)人教版国标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观潮》的教学片段
  
  师:潮越来越近(播放课件)你感受到了什么?(教师预设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钱江潮的雄伟、壮观。)
  生:潮很壮观。
  生:潮很美丽。
  生:潮很雄伟,声势浩大。
  ……
  生:潮来了就像日本鬼子扫荡。
  师:(一愣)日本鬼子扫荡是这样的吗?
  生:(理直气壮)刚才看课件时看到很多人飞快地逃跑,而且电视新闻中每年都报道因观潮而出的事故。
  师:(点头)你真会思考。好,带着这样的感觉读这一部分内容。
  (生很得意地坐下,学生们便带着“鬼子进村”般凶猛、惊恐的语气朗读这段内容。)
  思考:很显然,这位教师顺着课堂的生成,力求体现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这一理念,但没有把握好课堂的“度”,结果却失去了意义,使语文课堂成为一场闹剧。课堂多元理解是课堂生成的派生,其出发点是力求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它更需要教师高水平的专业技巧和课堂机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一方面始终热情饱满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全过程中去,另一方面又要始终保持冷静与理性,适时地对学生的理解与回答作出点拨、引导、矫正,而不是一味“迁就”学生,“无原则”地“尊重”学生。这样的课堂才是最精彩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师生关系才会出现柔和与弹性,整个教学过程才会和谐。如上述片段,教师可作如下点拨:
  师:(诙谐地)鬼子进村了,观潮的人赶快逃吧,边跑边惊恐地大叫:“不好了,潮来取我们的性命了!”
  生:(大笑)
  生:不是的,老师!观潮的人是有观潮区的。
  生:观潮的人是有思想准备的。
  生:观潮的人大叫不是惊恐,是激动、惊喜。
  师:那我们设想一下,潮来时人们有什么表情?会叫喊些什么?他们还会做些什么?
  生:有的人跳起来。
  生:有的人赶快拿起手机或照相机把潮拍下来。
  生:有的人手舞足蹈,高兴得“噢、噢”大叫。
  ……
  (师可生模拟观潮的场景,让学生们感受潮的博大、壮观,也让学生们明白潮何以吸引那么多人观赏的原因。)
  因此,我们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的生成反过来也考验教师的智慧,教师只有在这些充满灵心、闪耀着创造光芒和智慧火花的生成中点拨、引导,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使学生的心灵产生涟漪,激发出学习的火花,激起学习的兴趣,去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同时构建和谐而又精彩的语文课堂。
  
  (四)人教版国标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掌声》教学片段
  
  师:(播放课件:英子的来信。“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
  师:上中学后,英子来信了,想读的同学请举手?
  (老师仔细地看了看全班学生,发现大部分学生都乐意地举起了手,只有一个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老师,一动也不动)
  师:(走近该学生,弯下腰)这位同学,你为什么不举手?
  (该学生一声不吭)
  师:(亲切地)想读吗?
  师:(看到她犹豫的神情,就转而面向全班学生,动情地)同学们,现在她最需要的是……
  (还没等老师把话说完,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位学生战战兢兢地站起来,一字一句地读完了英子的来信)
  师:(激动地)你读得很好,声音响亮,人要自信啊!同学们,你们的掌声给了她莫大的鼓励,使她鼓起勇气读完了英子的来信。这位同学,你为自己有了勇气,有了自信,也鼓鼓掌吧!
  (该学生一边高兴地给自己鼓掌,一边坐了下来,觉得很幸福)
  思考: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的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方法并加以正确的运用。”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 课堂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在这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闪现出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预设朗读时,却有同学不举手。教师敏锐地意识到这位学生与文本中的主人公英子有相同的性格特征——自卑。于是,教师就对自己的预设作巧妙的变动,机智地将这一细节转化为可贵的教学资源,提醒全班学生:“现在她最需要的是什么?”此时,学生对文本已有了较为深刻的感悟,于是都不约而同地热烈鼓掌。这位学生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鼓起勇气读完了“英子的来信”。这掌声给了一开始因为胆小害怕而不敢举手读信的学生莫大的鼓励,这掌声使原本自卑的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掌声是学生对文本正确感悟、深刻体验的反映,这掌声使本课的人文教育目标体现得淋漓尽致——人都是需要掌声的,尤其是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自己真诚的掌声献给别人,这掌声使课堂显得那样的和谐、自然。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有一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白日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待到生时是熟时。其实,课堂也如同作画一样,要花大力气去提炼教学主线,抓重点、轻一般,留主干、去枝叶,删繁就简,以少胜多。这也启发我们,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锤炼课堂动态的敏锐感和知能力,以便在“意外”出现时或特定情境中可沉着“接招”并瞬间决策,让课堂在随机推进中灵活地展现出一片诗意般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