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中学生不良价值观之特点、成因与对策

作者:艾 暖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项工作不仅教育部门要做,宣传思想部门、政法部门以及其他部门都要做,全党全社会都要来做。”如何根据当代中学生价值取向的变化,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使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前中学生不良价值观的特点
  
  1.功利化。当代中学生虽然部分人认同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但又往往未将其完全付诸实践。部分中学生在实现人生追求的过程中,重物质利益轻理想追求,重金钱实惠轻无私奉献,将“升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将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使原来的理想型、奉献型被现实的、功利化的人生追求所取代。
  2.多元化。大多数中学生明礼诚信、遵守公德,但是由于他们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他们对现实的理解、认同尚处于模糊状态,加之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中学生中出现了多样化的价值观。
  3.个体性和自主性。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近年来以社会或群体为绝对本位的价值取向逐渐被打破,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受到应有的重视。这既强化了中学生自我奋斗的意识,又促使中学生的价值观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进而表现出较强的个体性和自主性。部分中学生在价值观上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集体意识和协作观念差,服务和奉献精神不足。
  
  (二)当前中学生不良价值观的形成原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有促进的一面,如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竞争机制,对于当代中学生培养自立、自强精神,强化公平竞争意识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弱点以及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西方不良思潮的侵蚀、社会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影响。随着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各种传媒渠道,将西方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传播进来,而部分中学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在各种思潮和信息传媒的影响下,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同时,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给当代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带来了不良影响。
  3.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不健全。表现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教育手段落后、教育力度不够;对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不良思想倾向,缺乏从根本上解决其深层次问题的有效机制;对学生忽视政治理论学习、不遵守学校纪律等问题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存在只强调抓学生分数而忽视思想品德的培养,这都不利于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三)解决中学生不良价值观的对策
  
  1.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学生。必须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清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同时,还必须引导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只有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基本路线上来,才能使学生树立起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强化对中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是思想品德问题,也是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当前,“艰苦奋斗过时论”、讲排场、高消费等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的盛行、挥霍国家财产等腐败现象的蔓延等都严重影响了中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正确认识。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中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力更生的精神。
  3.借鉴心理学的坦诚性原则和心理同化规律来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实践证明:对教育效果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在于被教育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接受社会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要求,使之“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意识,再“外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这种“内化”和“外化”作用是任何他人也无法替代的心理过程。因此,应注意借鉴心理学的坦诚性原则和心理同化规律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
  4.强化立体性原则,坚持做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德育教育的立体性指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纵横联系的立体德育网络。……为青年一代思想道德的健康成长创设一个优化的环境。”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德育系统中起主导作用。学校要通过办好家长学校、开展家庭访问等形式,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N].光明日报,2003-3-1(1).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