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作者:李君英




  如果说语言是把人类、社会、历史、文化联系起来的纽带,那么语感就是把人和语言联系起来的纽带。所谓语感,是对语言的正确感和领悟。它是在短暂的意识中,甚至是在下意识中完成的那种包含着感觉、知觉、表象、记忆、联想、情感,及概念判断推理等一系列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认知和心理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文字的训练“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既然培养学生语感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下面我将浅谈一下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一)加强读书时间和语感积淀
  
  培养学生语感,关键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读书实践,通过实践来强化对语言的感悟,最终建立起一种正确的语言习惯和敏锐的语言直觉。学生通过读书实践,逐步形成一定的语感积淀。文章是作者情趣意旨的载体,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章内容,才能使学生对文章获得真切的、敏锐的感受,产生情感的共鸣。但是仅靠诵读揣摩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生活经验去感受。叶圣陶认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是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只有读到的语言文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沟通起来,借助想象和联想,才能深得文章旨趣。因此,这就要求主体对自己周围的生活现象又敏锐的洞察力,有丰富的实践积累。
  
  (二)在读中培养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学习是离不开读的。读,注入目,闻于耳,记于心。反复读,学生能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理清作者的思路及文章脉络。首先,可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朗读是要注意语气、语调和语速。如朗读《小马过河》这篇课文时,小马的声音应天真活泼、清脆、甜甜的;老马的声音应慈祥温和,声音低一点,语速较慢。有时还可以一人多角色进行练习。经过这样反复练习,学生就能体会角色的语言,体会角色的表情神态,从而又加深对作者所进行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描写的理解,更深入的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其次,虽然现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已广泛使用,但我认为教师的范读不可少。教师的范读体现了教师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体现出教师的朗读技巧。范读时教师的表情、语气语调、体态都能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教师的范读,学生听得见,看得着,可以模仿,可以学习。教师朗读得好,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另外,要多读。一篇文章读一两遍,只能扫除字词中的障碍,多读几遍,才能深入理解作者的思路及写作的的特色。一般的课文,要求学生最少读五遍。好的课文,我要求学生全文背。学生在学习中,仅读课文是不够的,还应多读适合少儿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的书。像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革命历史故事等书,这对强烈敏锐的语感形成是大有益处的。
  
  (三)由“繁琐分析”变为“读中感悟”
  
  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上繁琐分析课文,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致使语文教学枯燥无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引领学生在积极主动地阅读实践中感悟和思考,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如我在教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一课时,不再像过去那样讲解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而是重视让学生自渎——充分感悟语言材料,自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与课文、同学、老师对话,探究课文内涵。
  
  (四)注重整体感知、尊重主体感悟,重视情感激励
  
  语文的学习是在学习者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因此应该强调主动探究性的学习,阅读主体对课文产生的“感悟”则是语文探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同时,语文学习又是学习者个性化的行为。比如,阅读应该是学习者直接进入课文来获取阅读材料的信息、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的过程,教师的分析应该用来启发学生的思考,而不能代替学生的理解。正因为“感悟”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具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层次,。体现了“阅读主体”的个人风格,不同的人,由于其知识水平、人生经历、价值观念等不同,他们对事物的感悟不会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其感悟的层次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我们一方面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阅读实践和畅想空间,让学生去感悟:另一方面,我们应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悟,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的独特见解,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保护他们“自我感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个性和灵性在课堂飞扬。
  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教学的核心。我们应以这个核心来进行语文教学,变课文中的生字为鲜明、生动、具体的图像,变活生生的精彩生活图景为文质兼佳的文字。这便是我培养学生语感的几点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