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张青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呢?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正确处理好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
  1.要摆正师生之间的关系。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树立师生平等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在小学,由于学生心理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不能摆“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要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2.要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只偏爱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应与学生一起玩,一起学,互动互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忙。在课堂上,教师少包办,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和谐民主的气氛。使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成为学生的良朋知己。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
  
  (二)要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又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组算出来的人多”等。比赛形式应多种多样,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三)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心理因素影响占主导地位。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促使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结合实际,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获得优良的成绩。
  
  (四)要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从而使学生觉得数学教育是要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做有心人,时时处处以学生为本,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潜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