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实施新课程中的三大误区解析

作者:祝碧青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以后,通过几年时间的试验改革,现已基本上进入全面实施新课程的阶段。走进新课程,深入到课改实验当中,切身感受到新课程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然而,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实施,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已经凸现出来的三大误区必须引起重视,不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带来的积极效应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一、在新课程培养目标方面,过度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在课程培养目标方面,一味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忽视甚至于否定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在如何看待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问题上,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知识比较起情感态度价值观(或者说德育)来说,只能是第二位的。有的甚至认为,只要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了,有无知识无关紧要。进而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有的教师整堂课教下来不见知识的踪影。笔者认为这是实施新课程的一大误区。在当今知识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的知识经济时代,教学中知识的地位难道反而还下降了吗?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难道可以不以知识为基础了吗?
  如何认识和处理传授知识与进行德育的关系,一直是课程与教学论中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中外教育史上历次课程改革中都受到关注的实践问题。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把德育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我国原有课程不是不主张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教育和获得发展,只是在施教过程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到位,往往只停留在学生认识知识的层面上。因为原来的教学大纲对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规定本身就比较抽象、笼统,教师很难实施或操作。当然也与教学思想有关,因为在对极左思潮下德育压倒一切的错误做法进行批判之后,也容易走向另一种极端。
  要真正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绝不能把掌握知识看成是第二位甚至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重要的,缺一不可。它们和谐而全面地发展便构成了个性全面发展的内容,而且它们之间又相互促进和强化,从而使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原有课程的问题并非强调知识过了头,而是在很多地方或很多时候浅薄地看待了知识,以为只要让学生在认知层面上掌握知识就足够了,忽视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实际上这是对课程功能认识的一种片面性。现在进行改革,主要是改革知识传授与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进一步加强知识的教与学,而不是要削弱它或排挤它,否则其后果与本次课程改革的要求肯定是相悖的。
  
  二、在学生学习方式方面,过度强调学生探究性学习
  
  在学生学习方式方面,一味强调学生探究性学习,忽视甚至于抛弃接受性学习。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是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方面的一大亮点。因为原有课程及其教学确实较少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学生在接受间接经验时往往脱离他们自己的直接经验。这样学生对书本知识只好是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能真正理解,更不能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尤其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改变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在倡导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时,有一些主张颇值得思考。例如有人强调学生获得直接经验要比获得间接经验更重要,主张变革学习方式就是要由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探索性学习。照这类说法,中小学生就不应当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探究性学习应当替代接受性学习而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中小学生在学校学习是以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为主,还是以直接经验为主,这本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所以出现教育活动和学校,其主要原因就是教育具有再生产知识的作用,学校具有传承人类文明成果的功能。自从学校出现之后,它一直是学生读书的地方。所谓读书就是学习书本知识,学习对无数前人来说是直接经验而对学生来说则是间接经验。如果学生在学校不读书,学校便没有存在的必要,学生如果不主要学习书本知识也就没有必要进学校了。因为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时空的有限性决定了他的直接经验在数量上的有限性。所以学生应当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这是毋庸置疑的。既然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那么接受性学习就不能不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
  原有课程存在的非改不可的地方,并不能是不该以接受性学习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而在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把接受性学习当成了唯一的学习方式。本次课程改革针对这个问题鲜明地提出学习方式要多样化,要让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探究性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这一要求并非是说接受性学习就必然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接受性学习中的学生同样是学习的主体,关键在于教学能否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是研究性学习中也会是被动的。我们不仅仅只看到接受性学习方式的短处和局限,而且更应该在改进和提高接受性学习上下功夫,而不是要全盘否定接受性学习。也就是说,我们在反对过去学习方式单一化这种片面性的时候,不要出现另一种新的单一化和片面性。
  
  三、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方面,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方面,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甚至于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本次课程改革针对原有课程及其教学中不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问题,强调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力求改变在教学中学生的被动状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但是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有人主张教师起主导作用的说法已经过时,既然要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能起促进作用,即促使学生的潜能由潜在状态转换为能力,认为教师规范学生的学就势必造成对学生的束缚甚至会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如此便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可以不要教师起主导作用了呢?
  实际上教学论早已界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恰恰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确立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以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前提的,取消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自主学习便不能形成;相反,越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就越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越有可靠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指导和规范学生的学,从而促进学生学。具体地说,教师要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提供学习资源和条件,使学生的学符合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古今中外大量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学校中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有教师教,有规范,有指导。
  《纲要》明确提出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更新内容、发送结构等要求,就是为教师规范学生学习提供主要依据和标准。这与学生自主学习不仅不矛盾,而且恰恰相反,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由于有了正确的方向指导而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