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浅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几点认识

作者:许桂梅




  [摘 要]多媒体技术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使终生学习的构想得以实现。多媒体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从根本上改变死板的传授方式,新颖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多媒体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后,教学的规则发生了变化,教师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出来,将对儿童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小学《科学》 整合
  
  小学《科学》是对学生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启蒙教育,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爱上科学,迷上科学,把他们的思维引向广阔的思维天地,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开发前途无量。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为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技术支持环境,方便创建更具开放性和活动性的教育空间,有利于激发、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多媒体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整合,就是把多媒体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以下是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与之结合的几点浅显认识:
  
  (一)多媒体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的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多媒体技术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为个性化、自主及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得以实现。多媒体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是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与科学课程教学整合将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积极进行教师的培训是多媒体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的基石
  在全面推进多媒体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前,首先要注重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教育理论的更新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水平与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要重视教师教学理念培训。从而使科学教师在提高理论水平的过程中,促进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极大转变,提高应用水平与设计能力。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关键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问题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比如合作学习有多种方法,以讨论为例,围绕什么主题来讨论,问题如何提出,怎样提出后续问题,从而把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等,靠教师去设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五年级《照相机和眼睛》一课,是以眼睛的结构以及光学成像为内容的综合性观察课。多媒体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后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演示成像的原理。在学生认识了眼睛的结构特征后把眼睛的各部分一一分解开来,帮助学生观察、归纳,这样就有效地化解了教学的难点,而且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光学成像的知识兴趣。在把课堂知识延伸时,教师提供几个网站,让学生自己从网上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从而建构起新的知识框架。这一过程中既提高了自身信息素养,又学会了学习,从而全面呈现了多媒体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有机整合。这个过程中离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导致学生的无序状态。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发挥的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体现得越充分。
  
  (四)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实现《科学》教学内容整合的方向
  多媒体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要把多媒体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我的做法是:①营造虚拟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人机交换技术,建立虚拟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提倡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有更强的自重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气氛,如小组围坐,教师走下讲台。使学生不再认为教师高高在上,不可冒犯,只当是他们的领队,是他们探究活动的一员。
  多媒体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后,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内容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由被动的简单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建构者和积极的学习者。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科学知识是无穷尽的,新的知识还在迅速增长。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际中充分利用好现代多媒体技术,促使学生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