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教师应如何走向新课程

作者:辛 春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前推进,其优越性与先进性正日益呈现出来,其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认可、接受、和实施。作为教师,应时刻提醒自己进行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以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并在新课程的实践中自觉地加以应用,从而在实践中转变自己,使自己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一)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论体系
  
  新课程提倡,通过学习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知识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应用所掌握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和社会问题,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所学习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的意识;体会所学知识与自然及社会密切联系,了解学科知识的价值,增强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学好学科知识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由此可见,新课程实现了由过去的以学科为中心到现在的以学生为本的转变。
  所以,实施新课程的教师就必须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着力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论体系,还学生以本来的面目,自觉遵循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心理规律,积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能获得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只有教师尽快地适应新课程,并将其贯穿于实践教学中,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为特征,势必导致教师中心论,过度地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其教学方法是单纯的老师的教的方法,讲授几乎占据了全部课堂教学的时间,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是按照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递,导致了学生失去了亲身探究实践的机会,因而无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应该从单纯教师的教转向师生共同活动,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课堂才有可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注重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的两方面因素的培养
  
  新课程将教学目标定位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可见,新课程下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教学中,人们往往重视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而忽视对非智力的培养。教师迫于升学率的压力,也仅仅注意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大搞题海战术,分数至上,忽视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学生最后能否成功,关键不只在于智商的高低,还在于品格、意志、情感、态度、毅力、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尽量缩小师生之间心里的距离,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永远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更积极地参与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对他们实施挫折教育,以锻炼其意志。培养良好性格,形成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创造性能力。
  
  (四)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强调学习的过程
  
  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知识型转向能力型。为适应这种情况,教学相应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个转变涉及到如何看待知识。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这句话极为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教学观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学习的过程。学生思维方法的形成较之具体知识点的掌握是更重要的目标。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而应用则更多的是在新的情况和条件下去寻求未知的知识,探索未知的领域,这就需要思维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强调学习的结果,在学习解答问题时,只要求做出一个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而该问题的情境往往与书本上的问题的情境相同。因此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记忆与背诵上。强调学习的过程,主要目标不是要求学生提供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寻求解答的思路,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它引导学生重视思维的方法,经过长期的训练,达到发展智能的效果。
  
  (五)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首先,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其次,教师要当好学生的人生引路人,要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六)教师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当然,新课程下的教师还应要针对自己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反思性的研究,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反思的内容常包括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每个学生是否理解、掌握了教学内容,对滞后生是否给予了应有的照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体现得充分,教师是否主导得恰当,课堂上是否有什么遗留问题,课堂上学生有什么精彩的表现,教学过程中有那些需要修正、完善的情节等,多思考,多写教学反思,多加以归纳、整理,不断地积累,提高,才能逐步地走向成熟。还要了解并弄清自己在同行中同一领域里处于什么水平,有何欠缺,通过虚心地向别人学习,对比反思,取长补短;通过研究报刊、杂志,提高充实自己。
  综上所述,新课程要求教师认真学习,积极探究,勇于进取,不断提高。要努力形成适合于自己的,适合于时代的,有益于学生的教育、教学、教研方式,做一名新课程背景下的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