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语文自主学习初探

作者:曾华英




  [摘 要]如何利用网络,营造自主探究、开放生动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分别阐述课前、课堂上和课后如何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探讨了网络化的教学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
  [关键词]网络环境 语文 自主学习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育知名人士卢志文指出:“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尊重个性的世纪,个性孕育了创新,创新展示了个性。”语文教学当然也需要改革和创新。美国的教育学者认为:“网络化教育是各国21世纪教育的重要手段。”可见,运用网络化教学手段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体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从课程角度讲,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网络资源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网络化的教学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
  
  (一)课前:利用网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拥有大量的不受时空限制的教学资源,这些信息资源直观形象,丰富多彩,集视频、图片、声像、动画及文字于一体。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自己的爱好选取信息,既有助于提高语文能力,又能锻炼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操作、自己选择,更有利于情景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和生成,有力地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强烈的探究欲望。
  课文《三峡》文笔优美。作者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然而,这样美丽的三峡风光,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他们无法体会群岭起伏、满目苍翠、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三峡的景色美和语言文字之美,教学之前我先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网站,让学生从网上去欣赏三峡的风光纪录片,并布置学生从你所搜集到的三峡资料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景点,整理成一份精彩的讲稿,准备堂上向同学们介绍。学生兴致勃勃地抄下了网址,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始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上课之前,我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成果”拿出来,许多学生都把三峡的旅游指南相关文章或精彩图片打印了出来。有的学习小组打印的资料竟是厚厚的一沓。学生通过搜查资料,看阅了大量的资料,知道了许多老师在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分析、筛选资料的能力。
  
  (二)堂上:利用网络训练自主学习的能力
  
  1.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通过上网查询、人机交互等方式,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完成任务,便是这一模式的具体做法。网络环境中有着大量的信息,教师与学生拥有信息的机会是均等的,更多的时候学生了解掌握的信息可能比教师还要多。教师逐步失去以往占有教学信息资源的优势,不可能再依赖现成的教参把有限的知识和所谓的标准答案传授给学生。教师的任务将转变为如何引导学生在这信息的海洋中筛选、获取有用的信息。所以,教师可以将所学习的知识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搜索引擎或相关的网站全方位、多角度地找出答案,完成任务。输入关键词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到的相关网页资料可能会多达数百上千条,这是教参望尘莫及的。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能冲破课本的束缚,在学生面前展开广阔的学习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如我在教学《三峡》一课时,先播放了从网上下载的《三峡》视频片段,使学生仿佛来到了那三峡,然后自然点题,引出了《三峡》一文的学习,这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发了,由此提出学习任务,在学生心中形成“认知”冲突,激起了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心向,促使学生进入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的最佳状态。紧接着要求学生读课文,并配以三峡的音乐风光。在揭示文章重点时,再次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重点展现三峡的奇山和秀水,由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参与,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交流自学成果。我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自学成果。在互相交流中,使大家思维相互碰撞,努力撞击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交流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也可以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代表由四人轮流担任)在全班汇报。在汇报时要求学生不仅要说“我知道什么”、“我不知道什么”、“我还想知道什么”,说自己是如何知道、如何想到的。此时,教师既是热心的听众又是指导者。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汇报,还要引导学生有序汇报,汇报时要让学生先从解题入手然后再理解课文;先汇报查阅到的收获,再提出疑问和想知道的问题。教师还要鼓励中下程度的学生积极参与,对他们的积极性要倍加呵护,努力营造全员参与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学中,我让学生把课前通过搜查、整理成的三峡资料拿出来,以导游的身份先在学习小组里互相交流,然后请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在老师事先准备好的众多景点中选择一个向旅客们(同学们)介绍。通过“导游”的介绍,同学们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了三峡。
  
  (三)课后:利用网络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个性化自主学习是网络环境下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其特点是: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可以按照适合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方法,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的进度,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内容的深度。我们都清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背景知识、学习习惯和能力、认知风格都有很大的差异,而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着无暇顾及学生接受能力存在差异的现象,往往按照“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很难“让胃口小的吃饱,胃口大的吃好”,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教师可利用校园网络、计算机的交互性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当学生不满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时,当教师应付不了学生大量的、集中的、同时的又是个别的学习需求时,当学生对课程以外的自然与社会、科技与生活产生了更多的兴趣与关注时,学校则利用信息技术课、网络兴趣小组等提供必要的条件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来选择运用信息技术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例如利用课外活动时,让学生调用教学资源库中的各种素材,如文本、动画、视频、图片等,以巩固学习的内容,解决学习的疑惑,了解不同的观点,掌握不同的方法。
  根据需要,教师也可以自己设计、制作课件,发到服务器终端共享以实施对学生面广量大的指导。由于主体的学习都能在交互中得到及时的反馈肯定,从而增强了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更由于这种学习模式重视认知过程的学生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而对学习能力较弱一些的学生来讲,既能免除公众之下怕出错的心理障碍,又能在自己选择的练习中建立自信心。
  总之,网络技术与新课程的有机结合,是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新课程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Z]http://www.cbe21.com/subject/information/html.
  [2]钟志贤.新型教学模式新在哪里[J].中国电化教育.2002,(6).
  [3]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新课程中如何创建学生自己的课堂[M].内蒙古:远方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