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从价值观的角度谈新课改中的数学课堂教学

作者:张 阳




  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及理论依据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新教学价值观重视教学的认知发展价值,更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一)数学课堂中价值观教育现状
  
  美国数学教师国家委员会,将数学描述成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而不是知识本身,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评价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性。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也强调放弃“课程覆盖面”,主张学生们应集中精力,就为数不多的几个专题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学生们应创造历史,而不仅仅限于吸收传统数学成分。新课程改革向此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将课程分为选修与必修部分。但是据我所知,大部分学校和地区都就选修部分作出了明确的取舍。比如选修系列四的《几何证明选讲》,选的学校寥寥无几,《布尔代数》等更是无人问津。这实际上体现了新课程改革遭遇到传统教学思想的阻力,考什么、学什么是现阶段数学教学的主流。
  新课程改革希望学生们掌握、内化并记住的,远不止是传统的事实,而是比课程更多的东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应成为数学老师独裁统治的场所,不应成为生产流水线。作为我们国家、民族希望的下一代更不能成为缺乏创造力,只会机械操作的生物机器人,这就更需要培养他们适应时代的价值观。
  
  (二)数学课堂中应体现的重要价值观
  
  1.民主的价值观。传统的教学习惯把顺从和被动传授给学生,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无法大胆创新地解决问题,更多地从众与谨慎。民主价值观的体现应让学生学会选择,让其具有选择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发出自己的真实声音,自主做出有意义的抉择,乐于承担自己选择所发生的后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其确立学习目标,反思其学习过程,检查其学习结果。鼓励他们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数学课堂中鼓励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方法、提问,允许其质疑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思维。
  2.责任感的价值观。责任感与民主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对国家、对民族、对家庭、对个人高度责任感的个体。如果学生选择了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方向,选择了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他就应该认真对待他的选择,努力做好它。为了强化其责任意识,可以监督他的学习情况,寻找他的不足。数学课堂中的随意回答,不经思考而做出的离题万里的结论,都应成为老师否定的对象。
  3.体验感悟的价值观。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改变生活,知识创造生活。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曲解了数学的本质,使得一部分人认为数学是一门晦涩难懂的游戏,我们的一些教学文章也断章取义地将其仅仅理解为“思维的体操”,其实数学的本质在于教会人们用数学的方法、数学的视角科学观察世界中的事和物,处理发生的问题与矛盾,而不是片面地理解为高智商游戏。这就需要正确解读新课程中的“情境创设”、“呈现教学”的环节,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花一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了解知识的背景、出处,实际生活中的事例。特别应提倡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例中去,培养其发散思维的能力。
  4.团队精神的价值观。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相互隔离地进行自修,老师对学生按照能力分组,为了竞争把学生划分为若干等级,最直接的影响是将教育变成为了一种相互竞争而缺乏合作的事情。而现实世界中几乎很少存在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完成一项宏大工程的事例,所以团队精神的教育也是一个国家未来竞争力的潜在体现。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团队精神价值观更应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中,也就是所谓的合作学习。而新的形势告诉我们,合作学习有很多地方还流于形式,是为了对付公开课或观摩课的手段,在这些似是而非的合作学习中,无一例外地出现合作学习强行嵌入的痕迹。在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一般有小组讨论、互助学习、课外研究小组、顾问小组的方式。还可以在教学中加入知识整合单元,特别是高三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利用团队的力量整合知识,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价值观教育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减少:①教师面向全班进行的教学指导,例如演讲;②学生的被动状态,如静坐、聆听、接受与吸收信息;③死记硬背事实和细节;④强调学生在学校里的考试分数和学生之间的竞争;⑤将学生进行“能力分组”。
  2.增加:①体验性、引导性、操作性的学习;②课堂上活跃的学习气氛,允许学生们操作,讨论和合作,允许他们的声音和活动充满整个课堂;③强调学生更高级的思维,学习某领域中的关键概念和原理;④选定为数不多的几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使学生掌握研究该领域的方法;⑤让学生有时间去阅读那些具有完整性、原创性和真实性的书籍,以及真实的材料。
  我国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新课程的改革不能只体现在教材内容的变化,而应在深层次的价值观教育上做文章,让我们的教育能够塑造民族明天的希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
  [2]杨象富.杨象富教学经验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3](美)哈维·丹尼尔斯,玛里琳·比萨.最佳课堂教学案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