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赵金文 曹来敬




  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能力已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创新兴趣,发展创新能力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培养学生创新兴趣,才能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1.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初中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课堂上分组展开对问题的讨论,求解,看哪一组对问题的理解比较深刻,哪一组对问题的解法比较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学生在竞争中充分展现自我,感受自己胜利的喜悦,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培养创新兴趣。
  2.一题多解,开阔视野。初中数学内容多,知识点广,解一道题往往可以从多方面下手。在教学中,注重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方法和形式解题,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引起兴趣,也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激发创新潜能。
  3.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趣事、某个结论产生的过程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既可以了解数学历史,丰富知识,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激发学习主动性,挖掘创新潜能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法,挣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和桎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挖掘。
  1. 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对数学教学倾注满腔热情,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不但要用数学的内在魅力和艺术化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勇于探索数学知识的激情,而且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多以积极的褒奖和鼓励,更注重给后进生以“偏爱”,这样才能形成师生和谐的情感氛围,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同时,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创设平等、宽容、友好的氛围,学生才能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参与学习,争做学习的主人。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课堂教学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2.鼓励质疑问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古希腊鲁塔克说得好:“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激励、启发、引导。疑问是创新之舟。教师在课堂上要大力解放学生的头脑、嘴巴,让他们敢想、敢问。对学生的勇敢行为要予以鼓励,即使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也应循循善诱,以激发他们大胆质疑问难的热情。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激发学习主动性,挖掘创新潜并为之“搭桥铺路”,就一定能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