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小学古诗教法浅探

作者:明建美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是我国古文化的瑰宝之一,它既有文学陶冶功能,又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功能。如何使小语古诗教学更能切合小学生的实际,使小学生易于接受,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教学多年,我摸索出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一)引导诵读,重在感悟
  
  在古诗教学中,有层次地指导学生反复吟诵,读出古诗的节奏、重音、感情,使学生与诗人在感情上产生初步地共鸣,粗略体会古诗的诸多美点,在反复诵读中多感悟,多领会。
  如教王之涣的《凉州词》(见苏教版第十一册),在理解课文大意后,我让学生分层次朗读。先让学生清楚连贯地读,接着要求读出古诗的停顿和节奏。经过几次反复,这首诗就读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讨论每一句话的重音所在,讨论后大家能大体达成这样的共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第三层次:感情朗读。这一层面我要求学生想象意境,读出感情。边读边想象黄河水;波涛滚滚;蜿蜒曲折;孤城;崇山峻岭;哀怨的羌笛;和煦的春风;玉门关。第四层次:背读。即让学生背诵朗读。又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见苏教版第十一册),其中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句,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后感悟到,一个“见”字,与前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照应,可想象诗人在大雨即将来临之际,茅店忽见时的惊喜之情。
  再如《泊船瓜洲》(见苏教版第十二册)这首古诗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为何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教学时,我让学生反复诵读后讨论揣摩“绿”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可不可以换字?换了,行不行?学生们在一番思考后纷纷发言,说可以换成“碧”、“入”、“到”、“满”等字,但再一想又都不如“绿”字用得准确形象,“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温暖,色彩鲜明,给人以动感,让人透过“绿”字仿佛能看到江南春天生机盎然的情景。
  
  (二)抓住一词,纲举目张
  
  小学语文课文里的诗歌相对来说还比较简单,有时抓住诗中的某一个词,就能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地展开。比如我教《村居》这首诗(见苏教版第十二册)时,就只紧紧地抓住了一个词“居”,整个一首诗全被拎起来了,真可以说是纲举目张。我让学生围绕就这个词提问。通过热烈地讨论,学生提出了不少很有创意的问题,比如当时是什么季节?有着怎样的景色?儿童散学归来干什么?诗人选择这样的背景来写是什么用意?揣摩一下,诗人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等等。老师和学生就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展开学习,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很快就学会了这首诗,还品味了“居”字中的诗人情感。这比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咿咿呀呀地讲效果要好多了。
  
  (三)领略大意,贵在理解
  
  古代诗歌语言优美,布局新颖,意境高远。小学生对古诗不必去理解高深的宏旨境界,不要求学生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去理解文意。我认为小学生学习古诗,只要了解大意即可。
  例如我在教王昌龄的《出塞》(见苏教版第十一册)这首诗时,我没有纠缠于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互文见义,没有纠缠于这首压卷之作的边塞诗的雄浑自然,只在学生对诗歌有了初步了解后,便组织学生合作讨论。讨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采取前后桌讨论(这样做简便易行),如有特殊必要,也可离开位置去找别的同学讨论。然后让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订正或补充,只要学生能抓住这首古诗的大意,我都给予充分肯定、适当指点。课堂上学生发言踊跃,互相辩论,营造了较为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也得以自由地发挥。通过讨论,每个同学都能较好地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