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谈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现状及出路

作者:石太东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依据现代课程理论,结合国际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联系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设置了高中语文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的设置,打破“计划经济”的课程设计模式,进一步丰富了课程内容,提高了语文课程的文化、科技、哲学含量,开阔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其目的就是为了实施适合不同发展倾向和个性特点的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
  然而,纵观现阶段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却与选修课程设置的目的、初衷大相径庭。
  
  一、主要表现
  
  1.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缺失。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也就是说,选修课在确保“基础性”的前提下,必须把重点放在“选择性”上。“选择性”是从“人本性”的角度来考虑的,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
  选修课程的选学,是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及个人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的。然而,在高二上学期前半阶段,教完必修的五个模块之后,就笔者所亲历和了解的选修课程是如何“选”的呢?学生没有选择权,教师没有选择权,学校也没有选择权。选择的唯一依据就是市县教研室下发的期末考试范围,期末考试考什么,所有下属学校就教什么。如此一来,非但没有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反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也就只能存在于“课程标准”理想化的文字表述中了。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缺失是对新课标课程设计理念的完全否定,使得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失去其应有的价值,造成了课程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缺失,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一个教师同时要精通所有的选修课程,实在是勉为其难。
  2.教学方式的“开放性”缺失。内容决定形式,选修课程开放式的教学内容,要求有与之相应的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在确保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制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学内容的“整齐划一”,造成教学方式的“单一性”。一方面,教师因为考试的限制而放不开手脚,既然是上面要求教的,就是要考的,既然是要考的,就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训练,于是《<史记>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就等同于必修课的文言文来教,《唐诗宋词选读》就被分解为高考诗歌鉴赏题来以练代教。另一方面,这种以应试为目标的、以费时费力为特点的教学方式必然带来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冲突,教师为了赶进度、省时间,学生的一切自主、合作、探究,都由老师一讲了之。选修教材中富含的思想、情感、文化等人文营养大量流失。教学方式的“开放性”缺失,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连“基础性”也得不到保证,更不用奢谈个性发展了。
  3.评价机制的“多样性”缺失。语文课程评价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它对语文课程的实施起到直接的制约作用。切实抓好语文课程的评价工作,对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新课程的实施并没有形成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机制,语文选修课的评价完全等同于必修。
  计划经济模式下以甄别选拔为目的评价体系,如今插上现代信息技术的“翅膀”,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数字”是各级各部门领导的政绩,“数字”是教师的教学业绩,“数字”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于是,这种自上而下的单一的“数字化”的评价方式,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这种“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金字塔”式的评价机制,其结果很容易出现片面性、主观性,使评价失去客观和公正,被评价者对评价的结果难以认同,因而评价的实效性不强。同时,在评价过程中,由于评价者(学校或教师)总是要千方百计地找被评价者(教师或学生)的“碴”,被评价者因而不得不通过弄虚作假的办法来应付被评价者,久而久之,必然会带来学校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一元化”的评价机制使学生的持续发展失去了原动力。用一张试卷,按照统一的“标准答案”对有差异的学生群体进行测试,最后以分数的高低来判断学生发展的好坏。这种评价方式就如同一条失败者“生产线”,严重挫伤了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评价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的学生,在应付、对抗、惧怕、逃避的心理状态下,何言“自主、合作、探究”?何言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改进措施
  
  基于以上现状,要想实现选修课程的课程目标,让学生真正从新课改中受益,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改进。
  1.改进选修课程的评价机制。这是改变选修课教学现状的关键。这种改进应从两个层面展开,首先是体制层面,制定政策的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高考的“指挥棒”效应,对选修课程的评价机制进行宏观调控。比如变“一卷定终身”的评价为既重结果又重过程的评价,对每个模块的学分,进行进一步的细化,提高过程评价的可操作性;实施差异性评价,变“一把尺子”为“多把尺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弘扬特长评价,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保证有特长的学生其特长之处在评价机制中得到充分肯定。总之,只有从体制层面制定更为具体、更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机制,才能真正给学校“松绑”,给教师“松绑”,让学校和广大一线教师放开手脚实施课改。
  其次是学校操作层面,教师首先要确立新的评价理念,变必修课的“甄别与选拔”为选修课的“肯定与激励”,让不同个体的学生在评价中受到激励,并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促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变传统的“功利性评价”为“问题诊断性评价”,教师从问题诊断性评价中捕捉教学反馈信息,并据此诊断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发现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在此基础上调整和改进教学,最终让所有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法为灵活多样的评价,比如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可以采用观察、访谈等方法,分析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判断学生对这一目标达成的程度。变教师的单一评价主体为多元评价主体,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不仅有教师的评价还应包含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甚至家长的评价。只有抓好评价机制的基层落实,才能让语文选修课程真正“活”起来、“活”下去。
  2.提高选修课教师的专业素养。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要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因此,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适应选修课的教学,首先必须从教学理念上提高自己。
  必修课程的教学不能只偏重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要重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注重学习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着眼于学生的“当前发展”,更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者,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灵魂的导游者。
  其次,必须从知识与能力上提高自己。选修课程的选择性,对老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社会的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很多,教师要想在课堂上面向全体,面对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对选修课程教学内容的拓宽与加深,必须具备较为全面而深厚的专业知识。选修课程的灵活性,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熟练地驾驭各种课型,要能够对各种语文活动的操作应对自如,要能够根据个性化的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必须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