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反弹琵琶亦有理
作者:孙福兵
(一)清除学生求异思维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辩论
中学阶段,正是人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时期,中学生爱独立思考,爱发表见解,教师正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然而事实表明:那些创造力高、求异思维快、观点常和教师不一致的学生,往往不受教师的欢迎,甚至被斥之为有“捣乱”、“越轨”行为。长此以往,学生的求异思维就会受到压抑,甚至被压灭,求异思维的心理就会产生障碍。教师应允许学生有“奇特”的想法,即使学生的想法有些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也应本着鼓励的原则给以肯定。这样,学生才会在“奇思异想”中开发智力,课堂上才会有畅所欲言、百家争鸣的生动活泼气氛。
原初中语言第五册有一篇《怎样辨析句子的正误》的知识短文,其中有一条改错练习题是我忍不住不把心里话向他倾吐出来。有个同学正确解出了这道题:把原句中后一个“不”字去掉就行了。正准备做下一题,这时有一个同学举手了,他说:“我思考过这道题,好像没有什么毛病。”看他举手时迟迟疑疑,似乎有些不敢肯定。没等我开口,另一个同学马上站起来反驳:“教材上这道题就是这个答案,多少年来大家都是这么改的,不可能错。”用了多年的无人怀疑的教材,现在竟被我的学生找出了一处问题,我凝神了,就请这个同学找出相似的句子,他在黑板上写道:①我忍不住不说。②我忍不住要说。来让大家讨论,原来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完全一样,都是“我要说”。一个否定句和一个双重否定句(意思上的肯定句)表意完全一样,这是教者课前没有想到的。我要求同学们找找类似的句子:“‘难免不犯错误’和‘难免要犯错误’意思相同。”“不错!”我予以肯定。“‘在未弄清事实真相前,我以为你是正确的’和‘在弄清事实真相前,我以为你是正确的’意思也一样。”我们继续寻求着例句。这时一个平常不善发言的同学说了:“‘自行车别是他骑走了’和‘自行车别不是他骑走了’意思一样。”原来这个同学昨天被人骑错了自行车,难怪他想出了这样的句子,生活引发了他的求异思维。讨论仍在进行,气氛异常活跃,最后我总结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类肯定否定表意相同的语言现象,我们大家共同思考。”后来在朱德熙、吕叔湘两位先生所著的《语法修辞讲话》中似乎找到了可以解释这类语言现象的理由,诸如此类的句子被称为“习惯语”,并说“习惯语是不容许分析的……是正确的”。我把这一解释告诉给同学们,尽管他们对这一解释并不十分满意,表示还要继续探究。
(二)巧提问,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挖掘出新的东西
巧提问,就是提问要适时,难度要适当,方法要对头,问题要有趣。讲鲁迅先生的名著《孔乙己》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用又脏又破的“长衫”来突出主题,可是写到最后“长衫”不见了,请同学们发挥合理的想象,想一想孔乙己“长衫”的去向。在教师的启发下,各种设想纷纷呈现出来,同学甲说,孔乙己喝酒的恶习总改不了,没有钱,他几天没酒喝,实在熬不住了,就把破长衫当废旧卖了几文钱,再到咸亨酒店去“风光”了;同学乙说,孔乙己为了生计,又一次误入丁举人家,再遭毒打,那件破长衫被打烂了,实在穿不上身了;同学丙说,一天,孔乙己走在萧瑟的寒风中,看到一个倒在路边骨瘦嶙峋被冻僵的小孩,他脱下长衫裹到了小孩身上……这时一个平常喜耍小聪明,爱搞恶作剧的同学,突然举起了手,他说:“你们都猜错了,我认为这完全是鲁迅先生的疏忽,写到后面忘了前面,大文豪呗,也有失手的时候。”他阴阳怪气中显示出得意之情……同学们踊跃陈述己见的气氛如此热烈,我万万没有想到,最后我总结说:“各种设想都有一定的道理,就是这第四种,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教师上课巧妙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心和求知欲,而且能培养学生读书时细细咀嚼、慢慢揣摩的习惯。有了这样的习惯,求异思维就有了基础,就会时不时的擦出智慧的火花,冒出非同一般的经典性解释。
(三)鼓励学生别受教材束缚,打破传统看法,提出与一般说法相“左”的新观念
教学中注意鼓励“异想天开”,也许会有意外收获。学习《愚公移山》一文,在讨论“愚公是个什么形象”时,有个学生说:“愚公移山的精神是感人的,但他缺少智谋。”我发现了学生求异思维的苗头,便适时点拨。有的认为愚公能用长远的观点、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是一个大智大勇之人;有的认为愚公移山用的是笨方法,“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的方法不是吗?如果开个山洞,不是既可以行走,又省力得多吗?还有一个学生说,愚公移山的工程太浩大了,搬山不如搬家。在许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我小结了:“同学们思维活跃,各抒己见,据理力陈,这很好。通过讨论我们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苦干加巧干,这是原寓意中不存在的。”一番表扬,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鼓励,个个喜形于色。
教学《曹刿论战》,分析鲁庄公的形象时,同学们根据写他的几个句子“何以战”、“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既克,公问其故”进行分析,得出鲁庄公“昏庸无能”的结论,这符合教材要求。可有个同学说,战前,鲁庄公摆出了三个条件,换个角度看,不难看出他一不贪婪,二说实话,三以法治国的性格,凭这三条怎能说他“无能”呢?听他这么一说,我感觉到有点道理,既然求异思维的导火索已经点燃,那就让它烧旺吧。我就请同学们寻找文中鲁庄公并不“昏庸无能”的佐证。一个同学说:“‘公与之乘’一句能作证明,鲁庄公作为一国之君,打仗亲临一线督阵,他深知打赢这一仗何等重要,决断中显示出明智勇敢,并不‘昏庸’。”又一个同学说:“根据课文注释,曹刿乃一布衣(普通武士)。奴隶社会,等级森严,鲁庄公能接见他,并且平等地与之讨论国家大事,说明他很开明,一点也不‘昏’。”第三个同学说:“鲁庄公身边那么多的文臣武将,他未能看中一个,反倒用了一个无职无权的曹刿为帅,战场上让他全权指挥,直至取胜,真乃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鲁庄公一点也不‘庸’。”同学们情绪高涨,又有一个说:“既克,分问其故’,据此有人说鲁庄公‘昏庸无能’,但这也许是他虚怀若谷的表现,因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嘛,鲁庄公能追问胜利原因,研究战争规律,充分证明了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绝非‘昏庸无能’之辈。”想起这两堂课上出现的情况,真感到欣慰:一石激起千重浪,琵琶反弹亦有理。
(四)教者改变取材和立意的角度,确立新的主题
用这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爱莲说》赞美莲花:“莲,花之君子者也。”说菊花是逃避现实的“隐逸者”,我要求学生换角度来写作文,把莲和菊的喻意反过来,即褒菊贬莲,结果大部分学生对菊花写得很有感情。有一个同学写道:“‘七月荷花一时鲜’,它经不起风吹雨打。莲,徒有虚表,腹中空空,只可远观,不能近人,形影相吊,孤芳自赏。而菊,国花里被尊为‘君子’,它到处生根开花,专在四方。‘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即使养在花盆里,也决不埋怨地方狭窄。单说那看不起眼的野菊花吧,在百花凋零的日子里,‘荷叶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正是野菊给人带来暖意,或星星点点,或密密麻麻,点缀大地。菊花怒放,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是为了装扮大地母亲……”这样灵活处理教材,能拓开学生思路,挖掘出新颖独到的见解。
(五)鼓励学生大胆向名家名篇“挑刺”
指导学生读书时,要求学生不“迷信”名家名篇,名作也是人写出来的,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绝对完美的作品从来就没有,将来也不会有我告诉学生,只要细心去寻找,名著中总能发现一些问题。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一直被当做说明文的典范。文章的结尾说:“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写的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我让同学们反复阅读,然后对这一结尾发表点看法。起初,学生看后直摇头,表示无东西可说,也有拿不准不太敢说的。在我的反复开导下,一个语文水平挺不错的同学终于开口了:“这样的结尾,读来平淡无奇,索然寡味,文章的结尾,要简洁有力或余音绕梁。要是我们学生写这样的结尾,老师那里肯定通不过,被罚重写。”班上的语文一号接着说:“这本来是一篇挺有文采的说明文,观其文气,开篇斐然成章,精绘细描,很是不错,可是写到最后竟以这样两句索然无味、可有可无的话结尾,给人以草草收笔之嫌。它和全文的格调不相协调。”同学们发出如此见解,我说:“这样的结尾除了符合说明文的语言要平实之外,我再找不到其他优点。不错,平实是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可它并不排斥形象隽永、耐人寻味的语言。对名作中的瑕疵,我们不但要善于发现,而且要努力改正。课后请大家替叶老想一个好的结尾。”下一堂课上,我让同学们试试身手,一个同学抢着念道:“我写的《拙政诸园寄深眷》仅仅是一本画册的“序言”,“正文”部分尽显其妙,请你认真欣赏。”另一个则深情地朗诵起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百闻不如一见。朋友,请翻开画册,去亲自体验一下如在图画中的感觉吧!”最后我肯定了这些同学的结尾。
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读书更细心了,名著中词语不当、标点误用、语法错误之处学生们找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