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合作学习的探究

作者:谭兴安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其中合作学习能弥补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不足,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较多的机会。本文主要阐述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之间通过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操作策略。
  [关键词]小组 合作 互动 促进
  
  我们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以个体学习为主,学生之间相互竞争,缺乏合作,甚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还被视为教学的消极因素和破坏力量,影响了学生全面、健康、主动地发展。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是以后走向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能力。社会的转型需要教育的转型,需要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人们不但要有竞争的意识,更要有合作的精神,需要有合作生存、合作发展的意识。
  
  (一)合作学习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2.主动性原则。在合作学习中,主体的主动性是合作学习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学中教师要激发起学生的感情诱因——兴趣,使学生由想参与、想探求、想学习而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3.平等性原则。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
  4.发展性原则。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学活动要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知识、能力、身心等全面发展。
  
  (二)合作的基本流程
  合作学习采用集体授课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与传统教学不同,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的一种教学形式,但老师集体讲授仍然占很大比重,只不过合作学习中的教师授课与传统的教师授课有很大不同。合作学习中的教师授课是以合作设计为基础,讲授力求精练、高效,主要是授新课前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应该注意的教学要求,并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基本上按照“合作设计—目标呈现—集体讲授—小组合作—目标测验—反馈补救”进行,但流程的顺序并非一成不变,根据合作的内容可以对某些环节进行适当的调整。
  1.确定小组。先对被研究班级进行摸底考试,再根据考试成绩及学生平时成绩并征求其他任课老师的意见,确定8名成绩最好的学生和8名成绩最差的学生。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小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组间异质,同时保证各小组之间的情况大体上相差不大,基本确保小组间的同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而组间同质又确保了竞争的公平性。根据学生的自愿,小组之间可以不定期地交换组员,确保每个组员及小组的积极性。
  2.确定目标。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先要明确学习任务与目标,否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显得盲目,没有方向,达不到教学要求所规定的目标。我把目标分为A目标、B目标、C目标。A目标要求每个人都要达到,B目标要求组长、组员B(中等生)达到,C目标只须组长和有兴趣的同学达到即可。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1.2平行线的判定(2)时,我先向学生出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及学生应达成的目标。重点: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难点:例2需添加辅助线,有一定的难度。
  目标:A目标:了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的产生过程,能独立完成做一做、课内练习第一题、作业题第一题。B目标:能运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推导出本节课的判定;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会用本节判定方法判定两直线平行。合作完成例2的学习,力争用多种方法进行说明;能独立完成课内练习第2、3题,作业题2、3、4题。C目标:会对例2进行变式学习,如若点E在直线CD、AB之外时,满足什么条件,CD与AB平行?你还能就本题作什么新的猜想?
  3.集体讲授。每节课之前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承前启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景非常重要。如在学八年级上册1.2平行线的判定(2)时,如图1,要求学生回忆,根据上一节内容,添条件当_________时AB与CD平行;并提问:若∠1=∠5,则AB与CD平行吗?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学生合作中碰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或有争议性的问题,老师可以通过集体讲授或组织学生到前面进行集体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如学生在学八年级上册1.2平行线的判定(2)例2时,教学要求是能用多种方法进行说明,所以可以让每个组派一个代表到前面进行说明,不完整的另外小组进行补充(学生不能补充的由老师补充)。
  4.生生合作。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 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差生更差。仍以八年级上册1.2平行线的判定(2)为例,当老师创设好问题情景、提出问题以后,学生分组根据课堂目标进行合作学习,准备好以后举手,老师根据目标的要求在举手的小组中随意点将上台回答。答对的给小组加一分,答错的减半分。后面的练习和例题也采用小组合作、抢答的形式进行,但也要考虑到小组之间基础及速度的差异,在点将时一方面要考虑给学生的时间要适当,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另一方面也要尽量照顾到每个小组,不要老是点几个组,保证组与组之间分数差距不要太大,以免打消速度较慢的小组的积极性。
  5.合理评价。
  (1)课堂评价。平时每一节课按照名次记分第一名到第七名依次为7到1分,每个礼拜合计一次,半学期汇总一次,作为半学期小组得分的一部分,占总成绩的20%。
  (2)考试评价。考试时让学生与另外小组的学生坐一桌,相互监督,力求使学生的成绩客观、真实,算出小组及班级平均分并进行如下操作:①算出每组的差生与班级平均分的差距分,并与上一次的差距分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进步,然后根据进步分值的大小排名次,排名第一的小组加7分,排名第二的小组加6分,以此类推,直至排名第七的小组加1分。半学期汇总一次,作为半学期小组得分的一部分,占总成绩的30%。②算出每小组的平均分与班级平均分的差距分,并根据进步分确定每一组的得分,半学期汇总一次,作为半学期小组得分的一部分,占总成绩的50%。最后一起汇总,排名次,进行奖励。第一、第二名小组命名金星组,组员获金星组员称号,发给奖状及奖品。第三、四名小组命名为银星组,第五、六、七名小组命名为铜星组,组员获得相应称号,发给奖状及奖品。
  (3)口头评价。初中学生处于身体发育较快、心理变化较大的阶段,学习目的性还不是很明确,许多老师错误地认为只要凶、让学生怕,学生就肯定学得好。实际上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厌学情绪相当严重,根本谈不上主动地学。我感到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更主要的还是要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学。
  
  (三)实践效果
  1.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原来要老师讲的、做的内容,现在可以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来完成,学生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合作、学习的能力得以培养。
  2.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学生的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相信学生,把时间给学生,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倾听别人的意见,学生获得了融洽的人际关系,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增强了学生的团体精神和合作意识。“合作”模式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个体竞争变为了组内竞争,增强了学生的团体精神和合作意识。
  4.合作学习有利于优等生的发展。小组合作中,组长既是主体又是主导,碰到问题反应较快,总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为了解决组内一些较差的组员提出的问题,他们又必须结合自己的知识,采用一种他们认为较通俗的方式来进行解释,让差生能听懂,在使差生的成绩得以提高的同时又使他们自己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基础得以巩固,促使自己的成绩得到不断进步。
  5.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发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自己的合作能力和交际能力,养成了乐于助人、团结进取等良好的习惯和思想品质,迁移到其他学科上,间接地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了数学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效益。
  6.班级、学生的成绩进步明显。通过一年的实践,证明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很受学生的欢迎。我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是喜欢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喜欢现在的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100%的学生选择了小组合作的方法。班级的整体成绩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及格率、平均分、优秀率都有很大提高。
  所有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模式都值得提倡,但并不是对所有的内容都采用“合作”教学模式,不能因为使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而排除其他的教学模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点和不足。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埃根所说:“教学中不存在一种适用于一切教材和一切教学情境的万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由不同的教学方法或模式来达成。”
  
  参考文献:
  [1]王坦.试谈中小学值得研究的几个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3-11-11.
  [2]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