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陈国梅




  [摘 要]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历史学科在很多初级中学成了“摆设”,学生、社会、家长不重视,很多老师缺乏教学动力,学生学起来也毫无兴趣。笔者从创设多样的历史教学情境、创设学生自主学习氛围两方面对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模式做了一定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历史教学 教学情景自主学习
  
  一、创设多样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教与学
  在教学中穿插一些名人轶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增强教学效果。如在讲《新航路的开辟》,我首先讲了有关“太平洋”、“麦哲伦海峡”等学生感兴趣的故事,然后设问:大家知道这些故事、这些地理名称是怎样得来的吗?这些问题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探究历史的兴趣,从而激活了课堂。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教与学
  历史教学的优点在于其知识的形象性与生动性比较强。教师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启发学生思考。在学生被那些趣味性强的知识吸引的同时老师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激起学生思考的浪花,将教师的讲解与学生主动思考相结合。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孔子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习历史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树立一种问题意识才能活学活用,使历史成为活的知识。创设了问题情境,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这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轻松学习历史的过程,只有不断地“生疑”,激活了大脑,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才可能有所创造。这样的课堂,有利于老师教,有助于学生学。
  (三)创设实物情境,帮助教与学
  在讲解一些年代久远的古代文化时,如果只是看、听老师的言语讲解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如果给他们呈现相关的实物刺激,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兴趣水平。如在讲古代青铜文化时,如果单凭老师的嘴来如何描述,课本中很多抽象的东西,同学们不易于理解,也不会有太大的兴趣。于是我把去三星堆的所见讲给大家听,并将买回的一些仿制品、拍摄的一些图片展示给大家,让同学们用眼睛看,用手触摸。学生通过耳闻目睹,学习的兴趣也来了,他们会边看、边问、边想,这样一些无生命的东西一下子在这些实物的演示下,在同学们的触摸中活了。
  (四)创设历史剧情,感染教与学
  情感教学是充分考虑教学中的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促进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将历史教材中蕴涵的情感通过历史剧展示出来,不但可以达到课堂教学中的情感目标,还可以发挥“以情促知”的作用,让学生在积极情感的体验中更容易记忆一些较为枯燥的知识。
  总之,情境设置多种多样,形式多样的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中去学习、去探究、去感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历史事件。
  
  二、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一)融洽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上,老师放下绝对权威的领导地位,不能认为老师是神圣课堂的主宰者。如果学生有不同意见、不同看法就认为是对自己的不敬,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样学生就会处于一种紧张、压抑的状态中,在课堂上不能畅所欲言,也就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我在上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这一课时,我不是上课就讲五十六个民族的情况、分布等,而是和同学们齐唱《爱我中华》这首大家熟悉的歌。这样,同学们兴奋起来,课堂顿时轻松了,学习兴趣也来了,老师讲的知识也更易于接受。
  (二)搭建辩论舞台,创设适度竞争的学习氛围
  辩论是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学生之间或学生与老师之间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辩论法如果应用得适当,不但可以对某些事实观点进行反思和测查,还可以复习知识,解决各种问题。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历史问题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教会学生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看待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如我在上川教版七年级历史时,为了能让学生较为全面地认识秦始皇,我就组织举行了一场辩论赛。同学们为赢得比赛的胜利,积极上网查阅资料,认真组织材料等,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兴趣,这比老师唱一言堂的课堂效果好得多。
  (三)授人以渔,培养学习能力,改变学习方式
  历史课堂教学一定要改变那种枯燥的填鸭式教学,要教给学生探究的方式、方法。如在讲川教版七年级历史《卓越的工程》一课时,我讲完都江堰和郑国渠,一个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都江堰和郑国渠都修在秦国境内?”我对这位同学的质疑给予了鼓励,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让全班同学来思考。结合战国七雄,秦国所处西部的地理位置,秦国的商鞅变法等,他们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答案也在学生的探究中明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