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语文探究性教学法的尝试

作者:姜召霞 靳 波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一)在创设情境中启发思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生读书要读中想,想中读,开动思维,然而学生阅读需要有一定的情境,创设一个贴近小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以极高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之中,往往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维的,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当我们玩耍的时候,不小心被针刺了一下手指,会情不自禁地动一下,发出痛苦的声音。而被烈火烧身的邱少云却能做到纹丝不动,你能告诉老师这是为什么吗?通过学生由己及人的情境感受,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努力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且能让学生体会到邱少云顽强的意志和严守纪律的自觉性。
  
  (二)在设计问题中引导思维
  疑问是创新思维的开始,也是创新思维的动力,以疑问为中心的学习,是一种新模式的课堂学习,探究教学就是让学生大胆质疑,善于思维。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可能会开辟一个新领域,而解决问题只是一些技巧。”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问多答、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例如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根据课文内容或联系上下文提出问题;从文章的矛盾提出问题,以及围绕中心句、重点句提出问题等,然后通过学生自己的自读自悟,或与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形式来共同解决问题,这时,无论是学生个人发表的意见,还是小组发表的意见,都需要进行思维,从而判断出哪个意见比较完善,比较中肯。学生敢于举手提出问题,敢于回答问题,不论其正确与否,都应该充分肯定,因为这是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肯定,是对学生探究学习的认可。“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应吧课堂变成学生好奇心的引发和自由发问的场所。例如教《田忌赛马》,我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朗读,然后围绕课文内容小组合作讨论提出下列问题:田忌的马不如齐威王的强,为什么还要同他赛马?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强,为什么第二次赛马会输给田忌?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三)在研究探索中强化思维
  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积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强化学生思维训练。同学之间的合作,可以进行大胆地猜想、比较、尝试,寻求最终解决问题的途径,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积极讨论。通过启发诱导学生大胆猜想,大胆质疑,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强化训练。以《赤壁之战》为例,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后,让学生在汇报学习心得时说出“课文写到曹操收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不得了,哪来得及防备。知道黄盖给曹操写信假装投降,并与周瑜苦演了“苦肉计”,取得了曹操的信任。这样不但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增长了课外知识。学生探究把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激发了读书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课堂上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当学生探究遇到疑惑,或者是解决不了的困难时,要适当的给学生点拨与指导,发动和组织学生主动协作探究。同时还要亲自参与学生的探究。探究的方法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既可以观察、推理,也可以实际操作,还可以是上网、到图书馆、博物馆等查找资料。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因此在课堂上不要只图探究的模式,也不要拘泥于探究的次数,而是要着眼于关键问题,在重点、难点问题方面进行探究。当学生遇到疑惑时,教师要进行适时点拨,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四)在成果检查中交流思维
  学生探究后,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探究成果,然后各小组对每个组员的探究成果进行评论,从而最终确立准确结论,还可以让学生质疑,对典型的,共性的问题也可以展开探究,让课堂的探究教学活动引向深入,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自由发挥的场所。探究交流不能流于形式,而要发挥探究的效果。一般来说,探究交流之后要集中中肯意见,强化正确的认识,肯定不同的思维形式,特别要鼓励有创新意识的人。例如我们学习了《将相和》这篇课文,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哪个人?为什么?当学生提到喜欢赵王和秦王时,要引导学生认识衡量一个人,既要看他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他的不足,这样一分为二的衡量人,才不会陷入片面的认识。
  
  (五)在实践体验中巩固思维
  在课堂上教师要多设计些探究中可能遇到的难题,或是容易混淆的问题,对基础题也要进行探究,以提高学生对知识认识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鼓励学生发散求异思维,发现多种方法、简便解法,培养学生的独创意识。例如《科利亚的木匣》写科利亚开始时没有找到木匣,是因为按埋木匣时的步数去挖的定势思维去思考,后来从妈妈、敌人、自己的变化三个角度去扩散思维,进而提出假设、分析、判断,从中选取最有效的办法,在求异思维基础进行选择,得出独创性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