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诱发 体验 解读 心灵 密码

作者:文雪梅




  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
  日本诺贝尔文学获得者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是一篇富含哲理、韵味深长的说理散文,文章以发现海棠花未眠而引出对自然美的探讨,对审美的思考。由于内容的艰深,如何教学是本文应探索的一个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可见教学文本应侧重诱发体验并进行主动探索与创造。
  要实现教学目标,在阅读中侧重诱发体验,无疑是打开文本内涵的首要契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个性化阅读又是一种体验性阅读。阐释学主张对话,在交流过程中,读者和文本实现了相互融合,这种融合就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因此,诱发体验成为理解《花未眠》的一条终南捷径。以下从三方面加以阐述:
  
  (一)诱发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心理学认为,情感是黑暗的,它必须通过五官感觉这一中介才能被感知。我国传统诗学中使用的 “吟诵”、“品味”、“妙悟”等,都包含了 “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感是文学作品赖以存活的血液,是解读作品内涵的一把钥匙。
  要解读《花未眠》一文,首先应抓其“哀”情,即当海棠花盛放时,作者的思绪却掠过艳丽的色彩,停留在更为茫远的时空,“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这盛放的海棠花带给作者的不是绚烂却是一种哀伤的情愫。这情愫和《葬花吟》中“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的词句意蕴相似。这美中的“哀情”应如何解读?这哀伤来自盛放之后的衰败,来自无人欣赏,来自作者的感物伤怀。大自然总是有美可寻,可遗憾的是生命发现美的机会并不常在。在讲解这一点时,我从诱发学生已有体验入手,选取几幅学生熟悉的校园风景图。当图片展示出来时,课堂上一片惊叹。同学们惊叹自己在错过,错过莲花的开落,错过季节的容颜。以此感慨为突破口,诱发同学们挖掘记忆中的美:有原始森林哀牢山星空静谧的璀璨之美;有儿时蓝天白云下碧绿荷塘清香四溢、泥土松软、笑声朗朗的田园之美等等。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世界如此广袤,景致如此绚烂,而人类的视野所能取及的范围是如此狭小,生命是如此有限。从而更深地体会“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这有限与无限中充溢着何等的哀伤与无奈。
  纵观川端康成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他的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清新淡雅中滲透着温柔的伤感,淡淡的哀愁。这在《十六岁的日记》、《伊豆舞女》、《雪国》、《千只鹤》、《古都》等作品中都有体现。他在《不灭的美》中说:“‘悲哀’这个词同美是相通的。”这感伤缘起何处?追本溯源,日本文学自《源氏物语》以来就形成了自己传统的美学观念,其基本精神是“幽情”即认为“在人的感情中,只有苦闷、忧愁、悲哀才是使人感受最深的。”川端康成继承了这种日本文学传统。另一方面是他童年时期形成的“孤儿情结”,他认为“一个血统即将消亡——我仿佛是黎明月照的花。”
  其次是时代的影响,《花未眠》一文的写作时间是1950年5月,这是日本战败的第5个年头。战败后的悲哀,民族的沮丧,人民的艰辛,使他苦闷,产生了一种空漠感,一种对整个社会的苦闷、对人生的厌倦和伤感。他在《独影自命》中说:“这种哀伤彻身透骨”,但又说:“我强烈地自觉做一个日本式作家,希望继承日本美的传统。”日本战败所受的屈辱深深地刺痛了他充满哀伤的敏感神经。
  
  (二)诱发生命体验
  人类的生存形式因现代技术与文明的发展呈现多元化,但生存形式的丰富并不等同于生命内涵的丰厚。借助阅读可以帮助我们体验同龄人、古代人、异国人的生存状态,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间。
  《花未眠》一文,作者由对自然美的感慨引发了关于生命的思考。“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这是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一个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现自己的美,作为人更要勇敢活下去。只有坚韧地活着,才能不断发现美。我们要用毕生的不懈追求使感受美的能力的有限接近自然美的无限。
  川端康成认为,死亡是一种最高的艺术,是美的表现。但他并没有把生与死对立起来加以理解,他说:“我觉得人对死比生要更了解才能活下去。”“一个人无论怎样厌世,自杀不是开悟的办法……”如此,川端康成的眼光便能穿行于生死之间,正如山本健吉所说的,“川端……萌发了一种生即死、死即生般的生死相连的感情,死中的生,生中的死,总是深深地潜藏在他的作品之中。”
  由此《花未眠》一文关于生命客观上启示人们:应该将有限的生命放在无限的追求美的“生”的意义上。
  
  (三)诱发审美体验
  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辉煌与落寞,都与文化息息相关。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又相对独立,构成了世纪文化圈,文化浸润至世界每一个角落,影响着—代代人。
  黑塞的文字,素淡而质朴,蕴含的却是深邃的感悟和启迪;而川端康成的文字,带给你的却是一团青春的迷雾、悸动和忧郁……当我们合上发黄的书页,会惊奇地发现,历史早巳冷却,美却留了下来,如一盏盏灯火,依然温暖着一代代后来者的眼睛。
  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七色光芒,透过《花未眠》一文,我们感受到了“哀”情,感受到了“死”与“生”的内蕴,初识了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传统, “物哀”是日本特有的美学概念,“确切一点说,是多半倾向于感伤、孤寂、空漠而又有所希冀的一种朦胧的情感、意趣和心绪。”
  三岛由纪夫指出:“生于日本的艺术家,被迫对日本文化不断进行批判,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中清理出真正属于自己风土和本能的东西,只有在这方面取得切实成果的人是成功的。”川端康成也说:“也许回归日本的摇篮,反而会拿出日本新的东西来。”因而“在文艺殿堂中找到解决人的不灭,而超越于死”成为其美学意识的核心。
  在日本文化的美意识中有一种消亡美,以此形成的“樱花哲学”认为:单朵的樱花并不起眼,大片樱花才令人钦叹,而比起盛开的樱花,日本人更欣赏樱花飘落之美,所谓死要死在最灿烂的一刻。因此日本人能坦然地面对死亡,欣赏死亡。二战后,川端康成结合自己对日本古典文化的认识,更自觉地寻找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结合。至此,我们或许能够明白川端康成面对独自绽放的海棠花为何感受到的美充溢着“哀伤”,为何在荒原寂寞村庄的黄昏天空上,泛起的是破碎而蓬乱的十字型云彩。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侧重阅读,在阅读中诱发体验,能有效地解读作品,并丰厚我们的情感积淀,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游目骋怀,解读心灵,品味人生。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谈新教材新功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3.
  [2]川端康成散文选(下)[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3]谭晶华.典型的中间小说[J].外国文学研究,1997.
  [4]叶渭渠.雪国·古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