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中英合作重庆市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后效观摩

作者:邱玉华 邹 娟




  [摘 要]本文是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西部地区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研究的子课题。归纳总结了中英合作重庆市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在实践中的成效。该培训在重庆的成功开展表明其模式中有可以推广有相似地理和文化背景的其它西部地区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的有效元素。
  [关键词]中英合作项目 小学英语教学 培训后效
  
  2002年到2005年重庆市教委、英国驻渝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和重庆教育学院联合开展了“中英合作重庆市骨干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英方投资70万人民币在重庆教育学院建立“中英英语语言教学资源中心”作为基地,三方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由“城市到乡村”的放射性小学英语教师培训。
  
  (一)中英合作重庆市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在实践中的成效
  
  1.有效的资源整合。
  (1)二元经济结构资源整合和培训者资源的整合。重庆属于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城市,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在教育投入也是“以城市为中心”,最终形成了城乡二元教育结构,教育经费分配极端不合理,极大地影响了重庆市基础教育的正常发展。以渝中区、南岸区和九龙坡区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平均80%小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以大足、江津、永川为代表的中等地区约为50%;而秀山、石柱和武隆等欠发达地区只有10%左右。因此,对全重庆市小学英语教师进行整齐划一的培训模式是行不通的。
  中英合作重庆市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充分考虑了目前教育实情,采用逐级培训的“二级培训模式”(cascading training)。该模式充分整合利用了重庆市主城区小学实践能力较强的英语师资力量,重庆教育学院教师的理论和语言能力,以及英国驻渝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的资金投入、专家和资源中心三方的资源,由大城市带动大农村。首先,由英方专家对重庆市将来的小学英语教师培训者进行培训,然后这些受训者先后组织从主城九区到边远区县的基层骨干培训,基层骨干再回到自己的个体单位去培训其他教师。骨干培训者充分发挥“孵化器”的作用,使相当一部分小学英语教师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跟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时也节约了培训经费的开支,减轻了教师参加培训的成本。
  (2)时间短,辐射面大。中英合作的逐级培训模式由主城区向区县呈辐射状扩大。以首期小学英语教师培训者培训为例:首期培训者为30人,包括主城区小学教研员,小学骨干教师和重庆教育学院教师,在两年时间内先后接受了英方专家三次5到6周不等的培训。其间进行了两次二级培训,第一次是针对主城9区的骨干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人数为302人;第二次是对周边6个区县的骨干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人数为196人。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在英方专家的监督指导下,共为重庆市培训了近500名骨干小学英语教师。按照这样的模式持续开展,培训者可以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像滚雪球那样逐级培训下一级的英语教师。这样不仅避免了因缺乏教师而引起的工学矛盾,同时能够提高教师学习的实效性,提高培训的效益。
  (3)培训的可持续性强。本次培训的重点之一就是培训发展一批能持续发展的核心小学英语教师培训者。项目结束后他们可以独立地培训重庆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师,并领导其发展。这些教师培训者还摸索出一套能在培训实践中使用的“培训工具包”,该工具包强调的是培训能力和语言能力。他们不仅能在将来的二期、三期(cascading activities)培训中使用“工具包”中的资源,也能在地区范围,甚至全国范围内灵活使用这个“工具包”。核心培训者们一方面能够对其他区县的英语教师进行二级培训,另一方面他们回到工作岗位后能够承担起各地区学校教学的领头人的重任,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帮助广大小学英语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根据实际情况将理论加以应用、改革和创新,优化课堂教学。
  
  (二)促进了重庆市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1.教师理念的转变。
  重庆市于2001年9月起在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等城市小学和远郊区有条件的城市小学三年级开设了英语课,2002年秋季80%左右的城市小学和县城小学、30%的乡镇中心小学三年级已开设英语课。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许多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对新课标了解不够。中英合作重庆市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采用“参与式”培训方式,在培训中教师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与同伴的合作交流选择并形成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参与式教师培训把教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看作重要的资源,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教师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经验,达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提高。总的说来,参与式培训以行动促进理念转变,强调培训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融新课程的理念、知识于参与式活动中,缩短了从理念到实践的路程。
  2.教师基本素质提高。
   本次培训通过不同的培训方式使受训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
  (1)提升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教学理论是教学实践的支撑,是教师不可缺少的装备。该培训将枯燥的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充分体现在培训课程安排上:学员上午听专家介绍理论,下午运用现行小学英语教材和资源实践、演绎理论;小学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大学教师的语言和理论能力相结合。教学实习(老帮新、异地观摩、讨论课、评估等)观摩教学模式使培训者能实地深入课堂教学。逐渐地学员们自然地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同时积极探讨诸多教学问题。通过培训,学员们对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小学英语教育理论和技巧有了深刻的了解。例如, 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词汇、听、说、读、写的教学,教案编写,课堂管理,教学评估,课堂用语,思维技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等。从而为学员将来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指导和支撑,并最终在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先进的方法和经验,并形成科学研究成果。
  (2)提升了英语语言能力。本次培训内容还包括对学员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在第一次6周的首期培训中共有20小时时间用于提高学员的英语语言水平,形式多样,如语音语调纠正,口语练习,观看英国文化风情影片等。此外,培训由英方专家全英文教学;两批学员于2004年和2005年分别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学习,亲身感受英语发源地的文化风俗。2003年3月,首期30名培训者对主城区302名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了为期九天的全脱产培训(二级培训)。培训开始前和结束后,对全体受训人员分别进行了英语口语和听力测试。口语测试的出题范围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吴祯福教授主编的《英语初级口语》;听力测试使用的是Oxford Placement Test,即当前国际上通行的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 (国际英语语言测试系统)。最后数据显示,主城各区小学英语教师英语语言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培训后英语口语的优良率从70.2%上升到94.7%,听力的及格率提高从59.0%上升到84.7%;分数段由低向高走势明显;低分数段人数明显减少。
  (3)提升了教学能力。中英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该模式为学员们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创造条件。例如,通过微观教学和课堂研究,学员们不仅作为学生听课,也作为教师上课,还作观摩者评课和进行课堂研究。由此了解到一堂好的英语课应该从各个角度和方面去衡量和考虑。实地观摩后发现由于学员们对儿童心理学,语言习得等理论有了深刻的了解,他们设计的课堂教学更符合儿童的需要,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的开展。除了丰富的游戏、故事、韵诗、歌曲等,还体现了多元智能开发和跨学科教学,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也能学到地理、历史、绘画、手工等语言之外的其他知识,学生参与更多更积极。
  中英合作重庆市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对现有资源加以整合,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提高了重庆市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水平,推进了地区小学英语课程的实施。另外,重庆作为西部城市,与其他西部城市和地区在地理和文化背景上有一定的相似性,该培训模式在重庆的成功实施证明其在西部具有可行性。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提炼出适用于其他西部城市的培训模式元素,为西部地小学英语教学发展提供帮助。
  (本文是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西部地区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研究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林双川,刘忠海.西部农村教育面临三大新挑战:经费 师资 观念[EB/OL].新华网,
  [2]关于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共同实施重庆地区“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PETT)的合作备忘录(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提供).
  [3]张小情.重庆主城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调查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