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魏乾泽




  研究性学习要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索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研究性学习”一般包括以下过程: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信息,调查研究,整合相关知识,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我在教学中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从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以科学探究为重点,以研究性学习片段为生长点,开展研究性学习
  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到各研究主题的内容中,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我们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研究,对唾液、食醋、果汁、肥皂水、苏打水、雨水和土壤等酸碱性进行测定,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进而试验某些植物花朵汁液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在对“有毒气体泄漏事件调查及应急处理”的研究活动中,学生收集近两年的关于Cl2、NH3泄漏事件的报道,从对Cl2及NH3的性质的了解中,认识到为什么Cl2泄漏要用碱液喷洒、NH3则用大量水喷洒;当有毒气体泄漏时,根据气体密度,人应往高处跑,还是往低处跑;学生从收集到的大量图片资料中感受到有毒气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是多么严重,更激发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认真开展研究性学习
  根据新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如对常见气体(十种)的制备装置的整体研究,各装置的变形装置、替代装置等内容的研究;通过实验探究酸溶液、盐溶液分别跟金属发生反应的规律;电解NaCl溶液,Cu与浓HNO3等实验装置的改进;设计实验验证Cu与浓H2SO4反应后的产物;实地调查饮用水源的质量和净化处理方法,试验活性炭和明矾的净水作用。这些实验贴近生活,原材料易得,又不太危险。通过对这些实验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和探索的艰辛。
  
  (三)利用强大的信息网络,开展化学课外研究性学习
  课外研究性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可深入社会进行调查、访问,也可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书店等,搜集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做好以下工作:组建好研究性学习小组;帮助学生制定好研究性学习计划;评价、修正学生实验操作的可行性;多形式、多渠道地抓好实验成果的表达与交流。以认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处理的必要性为主线,了解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教师结合“硫及其化合物”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确定主题,有的学生以“天堂的眼泪”、“酸雨的危害”、“地球在哭泣”、“浑浊的血液”、“地球在呐喊”等为主题进行研究,经过“研究主题——查找资料——社会调查——信息处理——结果分析——成果展示”等过程完成课题后,课上各小组推荐两人上台演讲,时间不超过6分钟,有的小组把演讲稿做成多媒体课件,让全班同学共同享受学习成果。有的制成展板,结尾这样写到:人类所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教师则补充完善,总结提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体现了“1+1>2”的效果。
  
  (四)对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在教学中,学生是否掌握某个具体知识并不是唯一目的,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重组、迁移和运用,从而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研究性学习过程正是这一内容的重要补充,学生通过结合新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来探究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并在其中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合作,体会成功的喜悦。一是要完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在重视“双基”的基础上,更重视过程、应用和体验,强调全员参与。如学生自我评价可采用建立化学学习档案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比起用笔试分数定学生成绩的方法来看,更能体现过程的评价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二是教师在更新观念的同时要重视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探究性都受到抑制,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以来,教师不能只满足于现有的课本知识,而要不断学习教改方面的理论和成果,丰富自己,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对于学生来说,其学习观念的转变也同等重要,学生对知识本身要敢于质疑和挑战,在认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是要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开展研究性学习,单科知识不能解决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需要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尤其是自然科学学科。如学生们进行的“大气污染及防治”、“水污染及防治”、“原电池的应用”等课题,不仅用到化学知识,还要用到地理、物理方面的有关知识。通过整合相关内容,更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总之,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我深深感到,只有各学科都实实在在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学习方式才会得到根本改变。教师利用新教材的各种背景资料来创设学习情景,才能体现新课改“保证基础性,突出时代性,体现选择性”的要求。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