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的创新教学

作者:唐海林




  [摘 要]要创新高中物理教学,就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行探究性教学设计,积极探讨实验教学改革,重视“高效互动”的教法研究,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积极评价学生的优点,以提高高中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 物理教学 探究学习 新课改
  
  新课改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创新素养,强化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创新思想、创新方法和创新态度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创新意识强的学生,往往并非学习的佼佼者;而学习很努力的学生,思维却并不一定活跃;还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差,动手能力差,主动学习性差,学习成绩提高慢。我们要面对学生素质较差的现实,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那么如何让创新教学如何迅速地走进新课程,确定新理念,转变教学观念,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成了当务之急。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作了些探讨,归纳如下。
  
  (一)实行探究性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它包含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设计的评价等方面。新课改下的探究学习教学设计实质上是基于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将科学问题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过程。实施探究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知道知识的结果和结论,同时懂得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在具体实践中,物理教师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激发学生提出科学的问题。接着,利用新技术创设特定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同时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仪器。同时探究学习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是要求学生提出假设、设计探究方案进行探究,直至得出结论。最后还需要分析讨论,具体包括:①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处理,得出结论;②对得出的结论做出科学解释。在分析讨论过程中,我们建议必要时可通过网络的辅助进行网上协作学习。学生通过网络的辅助,将各自的猜想、假设、实验方案或得出的结论带入网络讨论区进行交流,比较各小组的探究过程和思维结论,从中获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使自己的思维过程更趋合理。
  
  (二)积极探讨实验教学改革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逐步成熟的时期,实验向他们展现了许多有趣的的物理现象,同时物理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实验教学模式要改革,老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破除“老师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转移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上来。在实际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当把握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运用实验启发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做出猜想与假设,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收集相关信息得出结论,对实验进行评价,交充实验探究的成果,在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中都体现合作精神,同时要注意避免因知识量过大又面面具到而严重挤压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特别要重视实验误差,在培养优秀学生的过程中,让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实验误差的基本知识,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求学生们尽量消除实验的系统误差,在选择实验器材时要考虑它的精确程度;在处理实验数据时,要采用尽量科学的方法。
  
  (三)重视“高效互动”的教法研究
  新课程教学理念之一是教学过程多样化,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内容特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生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实践“高效互动”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有目的地认识活动中通过师生共同参与,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能力体系,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比如在课堂上,对于学生能够自己独立解决的问题,老师无需包办,只需评价,像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分子的热运动,超导及其应用,回旋加速器等内容,基本上学生都能够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能够探究出来的问题,教师不要进行详尽的示范,只须做好引导和合作就够了;对于有一定难度,绝大多数学生无法完成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搭建合理的平台,让学生比较顺利地攀到知识的顶峰,比如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楞次定律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注重引导和点拨的梯度。否则,就很难做到课堂教学结构的均衡,也就难有理想教学效果的实现。
  
  (四)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积极评价学生的优点
  评价体系滞后是影响新课改进程的“罪魁祸首”。教师虽然重视新课改,但迫于高考成绩评价的压力,不得倾向于使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要真正贯彻以新课改条件下的教学理念,就要尽快构建有效而且恰当的考核方式,建立完善的、易于操作的评价体系。我们知道,在任何社会与课堂,人人需要赏识、尊重、赞扬,这种心理一旦获得满足,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把学生的正确答案当成是理所当然的,应经常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及时发现和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并适度加以赞赏和肯定,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给学生个别答疑时,我们建议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一般先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进行必要的提示。同时提出一些问题,给有疑问的同学留下一定的独立伸展空间,让学生在充足的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感受成功,在学习中感受物理学科的迷人魅力。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98-200.
  [2]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7-19.
  [3]吴加澍.面对新课程的思考[J].物理教学.2007,(2):23-24.
  [4]廖伯琴,张大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刘炳升.论科学探究与接受学习的关系[J].物理教师,2004,(9).
  [6于连涛,刘伟.创新与创业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OO4.
  [7]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沈阳:沈阳出版社,20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