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浅说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

作者:李余年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广大教师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并致力于教育科研,努力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在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上想千方出百计,真可谓殚精竭虑,一腔赤诚!然而,许多人却发出这样的怨声:“费力不讨好啊!”其症结何在呢?纵观其教学的全过程,虽然人们一般地都注意了学生的学法指导,但却没有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自觉自愿性,也就是说,没有充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一)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其作用如何呢?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兴趣和理想、情感和意志以及良好的习惯与能力之外的但却制约着智力活动效益的一切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三种特殊的功能和作用。首先是动力作用,它是引起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内驱力。如学习中的废寝忘食即是鲜明的体现。其次是定型作用,它使智力与能力的发展具有稳固性。如治学严谨就是一种稳定、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是补偿作用,就是非智力因素能够弥补智力与能力在某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如勤能补拙即是一例。可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目的在于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属于“内因”的性质,其作用是包括教师的教育活动等一切外部因素难以替代的。
  
  (二)非智力因素包涵哪些内容?
  
  1.兴趣、爱好、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理想是人生的灯塔。这一切都是人的“需要”的表现形态,是达成学生“爱学”的基础。
  2.情感和意志。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情感是其内在的生命。只有爱之花盛开的地方,生命才能欣欣向荣;而坚强的意志则是理想成功的基石。可见,情感和意志是促成学生“苦学”的内在因素,也是学生以苦为乐的心理基础。
  3.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方法。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而科学的学法则是学习成果的首席功臣。它们都将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4.优越的学习环境。它包括教师的教学媒介方法和人格魅力、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班集体的规范作用、家庭的文化和生活气氛以及社会风尚、民族传统等多种外部因素,这些都将对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产生深远的影响。
  由上可见,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达成学生“乐学”、“会学”、“苦学”的重要心理基础,同时,也与素质教育三要义之一的“让学生主动发展”暗合。如果在教学中能够从非智力因素入手来培养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则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覆盖于学生的全部学习、生活之中,其具体措施分述如下。
  1.从内部激化学习的积极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师应通过形象优美的语言、丰富细腻的感情、渐入佳境的诱导以及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引导学生发现学习和生活内容中的真、善、美,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2)激励学生立志。
  志向是人的一种可贵的精神力量。教师在教学中宜密切渗透中国乃至世界崇高的人文精神并联系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豪情壮志,激励学生从小立志。
  (3)组织学生参加有目的的实践活动。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因此要贯彻“学用结合”的原则。学生只有多参加实践活动,才能“用”然后知不足,“用”然后知困,进而必会产生为解决实践困难而学习知识的强烈愿望。
  成功是乐学的内因,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使学生经常性地获得小小的成功。学生只要在成就感中学习,就会以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其内在的推动力将会促使学生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
  2.从外部陶冶学习的积极性。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良好的师生关系表现为师生互爱、彼此信任、民主平等等,它能使学生感到愉快,乐于学习。所谓“爱屋及乌”、“亲其师信其道”正是此意。
  (2)营造良好的集体气氛和校园文化氛围。
  集体的成员往往相互影响、相互约束,成员间的观念、规范、舆论都趋于一致,学生会不由自主地与集体规范认同,并在舆论的压力下自觉地与集体行为保持一致;另外,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因此,宜积极营造良好的班风、校风和学风,使学生犹如入渊之鱼,左右逢源,各显其能。
  (3)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使二者产生合力。
  一个家庭良好的文化和生活气氛,对学生的陶冶和激励作用也是巨大的,因此教师应与家长多方了解,密切配合,使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目的、方法和过程达到认同,使二者产生合力。另外教师还可在此过程中,了解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卸下包袱,轻装前进。
  (4)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
  教师只有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后盾,才能不仅可以优化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更能启迪学生的心灵,激活学生的灵魂,并对塑造学生的人格起到一种非语言说教所能代替的特殊作用。
  
  (四)以习惯和方法助益学习的积极性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大凡成功者都将一些良好的品质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如对学生认真细心、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的培养,可使学生的学习如顺水行舟,终身受益。
  2.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习方法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循序渐进是最一般的学习方法,概括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每门学科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方法,而正确的方法则是通向学习的成功之桥。另外,教师对学生错误方法的及时矫正又会使学生学得轻松、得法。
  综上所述,只有在教学中充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并将其与智力因素密切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不仅对素质教育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培育的“新苗”已经深深地扎根于非智力因素的沃土之中时,还愁结不出希望的“硕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