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从木桶效应看小学语文课三维目标的达成

作者:郑荔晖




  [摘 要]笔者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从教学的角度对木桶效应进行解读。并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为例,分析小学语文新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并探讨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
  [关键词]木桶效应 小学语文 三维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学段,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维度。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着对木桶效应进行教学解读,并以自己的解读看小学语文课三维目标的达成。
  
  (一)木桶效应的教学解读
  
  木桶效应也称为木桶理论,它是经济管理理论上的概念。我们知道,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容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决定其容水量的大小不是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或者全部木板长度的平均值,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在桶底不变的情况下,要想提高木桶容水量,最佳的办法不是积极地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想方设法补齐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笔者从小学语文新课程纵向上的三维目标出发,尝试着解读木桶效应。
  1.充分发挥各个部分(木板)的功能,才能做强做大整体(木桶)的容水功能。整体(木桶)是由部分(木板)组成的。只有当各个部分充分发挥各自作用,木桶才有可能达到其应有的容水功能。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每一维度,尽可能地实现每一维度的各自目标。
  2.想方设法加高最短的那块木板,这是提高木桶容水量的最有效途径。当前的课堂教学生态环境比较重视应试,教师往往比较注重知识和能力这一维度目标的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自然成为木桶的长板。教师容易忽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维度目标,这两个维度往往成为教学三维目标的短板。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更容易被忽视,成为实现教学整体目标(木桶盛水量)的起限制作用的最短板,形成短板效应。
  3.每块木板应有各自的比例和作用,要防止生搬硬套地拉平各块木板。在教学实践中,三维目标作为构成木桶(课程目标)的三块木板是否是一样的长呢?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的三个维度并非是一样长,它们以各自的比例有机地结合,共同构成一个高度相等的木桶。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在恰当的情况下有效地实现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个体目标,而不是齐头并进、机械地推进实现三个维度的个体目标。
  4.尽量避免某块木板的过分发展,防止出现教学目标剩余。最短板决定木桶容水量,某块木板(某个维度)比最短木板高出的部分是没有意义的,笔者将这块木板的多余部分称之为教学目标剩余。某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剩余越多,教学资源、教学时间就浪费越多,教学效率也就更低。
  5.为木桶打造一个牢固的底,这是木桶得以盛水的基础,也是实现三维目标的途径。
  
  (二)小学语文三维目标的认识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目标分为3个学段,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看。“就目标设计的结构框架说,纵向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维度,但这是隐性的线索;横向则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这是显性的呈现”。隐性的目标是通过显性的呈现来实现的。
  纵向隐性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三个维度是组成木桶的木板,每一维度都有其特殊的价值和作用。横向显性呈现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内容就是木桶的底,构成木桶的基础,也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途径。基于上述认识,笔者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为例,从木桶效应看小学语文课三维目标的达成。
  
  (三)课例分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三维目标分别为:①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识“郁、澈、湛、犁、裸、扩、栋、咆、哮”等9个生字,会写“森、郁、葱、湛、盖、犁、砍、裸、扩、栋、柴、喘、黎”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②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了“读、查、比、写、讲、联”六个步骤来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和由此构成的课程整体目标。
  1.读:教师带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较为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实现知识和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
  2.查:学生查《新华字典》,查出“郁、澈、湛、犁、裸、扩、栋、咆、哮”等到9个生字的读音和语意。教师运用“加减法”(增加或者减少偏旁的识字方法,例如“犁”— 牛+ 利,“栋”— 木+ 东)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解析“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的意思,并让学生自己找出这些字词的特点,分析出易记点和易错点。例如“裸”是“衣”字旁,不是示字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与写字能力,促进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
  3.比: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小村庄早先的时候与它的最后去处,体验小村庄的变迁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最开始那个是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的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接着人们开始砍树、造犁、盖房,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后来,树木大量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最后,大雨不停,洪水卷走小村庄。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小村庄变迁的过程,有利于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
  4.写:让学生写出《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关键词句。本文的关键词句有:美丽的小村庄、锋利的斧头、裸露的土地、雨水奇多、咆哮的洪水、什么都没有了。学生学会分析,逐步掌握语文这一交际工具,有利于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同时也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的性质。
  5.讲:请学生复述小村庄的故事,讲出小村庄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学生讲出小村庄变迁的原因是“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使小村庄的植被等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是小村庄消失的直接原因。人们缺少环保意识,贪图眼前利益是小村庄消失的根本原因”。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讲”的学习方式符合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理念,有利于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
  6.联:学生联系自己家乡的情况,写一写或说一说自己家乡的变化。
  许佳薇同学说:我的家在邵武市水北镇故县村,原来我的家乡树木很多,风景很美,天天都可以听到鸟儿歌唱。可是,近20年来,人们开采山上的石头去卖钱,树被砍了,山也光了,鸟儿也飞走了。遇见下大雨的时候,黄泥土会很快地冲到田里,庄稼都被压死了。
  吴兰蓝同学说:我的家在邵武市金坑乡隘上村。这里有石山、清泉,终年云雾缭绕,是一片美丽的原始森林,也是高海拔的闽江水源头之一。几千年以来,我们村始终注意保持植被。在注重绿色食品的今天,村民们保护青山绿水的意识更强了,自发地把5000多亩产红菇的山林保护起来,实行封山育林。好山好水出好菇,我们村红菇产量也由过去的一年产1000多公斤干菇,增加到现在的1500多公斤干菇,每户平均采菇收入达2000多元。 家乡环境更美了,人们也更富裕了。
  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一正一反的两个事例生动地说明:保护树木,爱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能使生活更美好;破坏环境,人类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学生生成了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形成正确的生态观、价值观。教师潜移默化,在“润物细无声”中促使学生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也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的性质。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查、比、写、讲、联”, 达成横向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目标,为木桶打下牢固的“底”,为达成课程整体目标打下基础。通过“读、查、写”达成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比”达成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讲、联”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每块木板(每个维度)的作用得到发挥,特别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得到充分的实现。每块木板(每个维度)实现了在教学中按比例均衡发展,避免出现知识和能力目标剩余的现象。木桶效应的合理运用,能高效地利用教学时间,充分地挖掘教学资源,有机地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地促使三维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5]董毅,邬旭东.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反思[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