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思考
作者:夏希进
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学习需要品味。教师应当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去欣赏那些优美的语言,吸收丰腴的营养。“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写出了几多形象,几多声音,几多色彩,几多情趣;“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一个“惟”字,又写出了几多思恋,几多关切,几多惆怅。学生读书的普遍问题是“快”和“浮”。“快”即无暇思考,“浮”即无心思考。教师在进行读书指导时,可以要求学生写出阅读批注、阅读札记,促进学生读思结合。
语言的学习还需要博采。没有大量的阅读,没有多种语体的熏陶,学生的语言之翼难以丰满。要经常要求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去读书,寒暑假也要有读书要求。语言感悟多了,才能厚积薄发。
语言学习还需要训练。写作是很好的语言训练形式。学生写作文,语言是逐“点”训练的:准确、通顺、流畅、生动。每个“点”都要通过一定的材料和方式去训练,逐步达到或接近这个目标;他们不仅要反复修改自己的语言,还要与同学们相互修改。首先把语言写通顺了,再作内容、写法等方面的进一步要求。
此外,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训练也是十分必要的。根据课文的有关语言仿写和改写,根据课文的内容缩写、扩写和续写,随机取点,适时进行,口头和笔头结合,是训练语言的有效方法。不能把这些训练全部放在高三复习时进行,下“倾盆大雨”这就难免渗透不进、吸收不良。创设活动情境学习语言,也是语言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袖手旁观、君子风范”的警示语,可能有点让人匪夷所思,但如果让学生作成标牌,竖在学校的花园里、草坪上,他们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非其他学科与思维的关系所能比,离开语言谈思维训练,或者离开思维谈语言学习,都是不可思议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太好,语言表达往往漏洞百出,因此,必须把思维训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就是要训练学生的思维的准确性、流畅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敏性和创造性。现在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比较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尤其需要关注。新课程理念特别提到“过程与方法”是有道理的。
学生进行课内阅读,一般要落实圈、画、注、批。圈出重要的或生难的字词,给出注音和解释;画出重要的或优美的句子甚至段落,写出感想或评价。开展课外阅读,一般要写出阅读札记,包括标题、出处、体裁、篇幅、作者、摘要或概要、感想或评价,不少于500字。学生写作文,一般都要附上写作后记,包括写作目的、写作材料、写作借鉴、写作困难等。这样做,关注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过程,也就是关注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会更加重视思维过程,教师会更加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训练有望落到实处。
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不能被优秀作品的动人情感所激动,往往与他语言领悟能力较差有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在母语学习中,必须把情感熏陶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与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理念是一致的。虽然其他学科也关注这些内容,特别是学生的理智感,但是语文文本用语言描绘和刻画出来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处处优美的景物,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无疑更能触动学生的情感。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一系列的语文教学活动,调动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还要精心设计语文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爱国情和利他情,使他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情感熏陶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调整恰当的审美距离。目前的语文学习,学生往往审美距离太远,没有走进文本、走进情境、走进人物内心,因而没有触动,没有震撼,没有共鸣,也就不可能受到熏陶。教师的任务就是与学生一道创设最佳情境,引导学生在最佳氛围中学习语文。
例如学习《项链》,远距离地居高临下地去评判,就只会批判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如果走进玛蒂尔德的生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评价,并且联系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我们现在的社会诚信,就会对她生出几分同情,甚至对她勇于负责、还债的举动产生几分敬意——当然,批评也是少不了的。这样解读,对玛蒂尔德是不是公允一些?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不是会真实一些,更人性化一些?
试想,学生有了健康丰富的情感,有了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有了良好的语言感悟和语言运用能力,语文教学是不是就基本达到了它的目标,完成了它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