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正确处理好《科学》教材中知识点之浅见
作者:魏建国
[关键词]教材 教学过程 资料 教学目标
(一)概述
学校教育是根据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是一门最辩证、最灵活的科学,由于它的复杂多样,教学活动过程中就免不了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农村学校尤其突出。
由于课外资料泛滥,教材统一性过强,教育行政干预过烈,教材、教法及教学辅助资料中都存在一定疵漏,教师一旦处置不当,就会给教学目标的达成带来了负面影响。
义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培养的目标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生存,并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所以,基础教育切忌僵化狭隘,而要重视灵性活和创造性,要服务于人的发展,它不仅具有现实的意义,更具有持续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环节中几个问题的科学性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是教学过程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教师要选择、钻研和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一定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因此教学内容应当具有科学性,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当是正确的。为避免教学不偏离目标,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处理。备一堂好课不容易,编写一套好的教材更不容易。教材是学生和教师学习和教学的材料和依据,教科书是教材的核心内容,必须是正确的、科学的,应当符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如年龄特征、知识基础、培养目标等。然而,教材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疵漏,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正确处理好教材内容。下面就拿某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科学》里面的几个例子来探讨。
(1)关于“温度”一词。
温度作为定义,很难表述,但作为一个表示物体某一特征或性状的物理量,却有明确的解释。教材中把它定义为:“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temperature)”。这个定义虽然看似简单化了,但结合冷或热的具体对象进行理解就显得更加困难,反观“温度是用来反映(或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则会较容易理解,并在逻辑思维上能延伸到用数字来表示冷热程度的温度的可测量性。按照它的定义式,物体冷态也是温度,热态也是温度,就难链接到测量行为。温度这个概念是为了表征相互热接触的物体达成的热平衡状态而引进的,“一切相互达到热平衡的物体具有相同的温度”的说法初中学生当然不能接受。所以,给初中学生下温度的定义,如果简单草率,将会有失科学性。
(2)关于地月系运转的认识。
地球绕太阳公转,绕地轴自转;月球绕地球转,月球又在自转,地月系绕太阳转。对此,初中学生结合日月星辰的天象,基本能够接受。大纲的要求不高,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处理上,要把握好深度、难度,更要注意科学性。来看作业本中的一个题目:
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正确的是( )
A.这里是无声的世界,只有陨石的撞击声打破了月球的寂静,
B.他们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测器在月面上举步维艰。
C.闲暇时宇航员可以放风筝轻松一下。
D.他看到了地球从月球的地平线上升起,只是看到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
参考答案是D,也许这是这四个选项中最“合适”的,老师学生多选中了它。我们不是曾经登陆月球的宇航员,没有这种感受,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有哲人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教育是科学,它的价值在于求真,虽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未必正确,但却反映了一种批判的教学态度和创新的精神。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同步卫星,“同步”是指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恰好与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相同,所以,月球始终是“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地球上的人不能观察到月球的“背面”,天文望远镜观察到不变的月貌可以证明这一点。据此,月球上的宇航员不会有“地球从月球的地平线上升起”的感受。要么看到的始终是某个“地相”,要么始终看不到。
(3)关于刻度尺的使用。
每个细小的问题,都可能含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或科学道理,不应该因为小而忽视了内在的科学性,应当充分利用每个小问题的解决,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下面来分析教科书中的一道练习题:
用下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所测物体的长度是厘米。(图所显示的是用一把没有零刻度的刻度尺在测量一个规则木条的长,也没有用大而整的刻度线对齐木条的一端。)
它的意图是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对刻度尺的认识,加强测量时“读”的能力。教师往往把“读”作为重点,而忽略了动手操作规范性的养成教育,教师应及时抓住机会,利用这个小问题,发掘一些有用的东西,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科学意识。譬如追问一下:“你觉得这样的测量有什么缺点吗?”“你会怎么去测量?”这样学生就会去思考,教学效果也会绝然不同。
为了达到某个教学目标,舍弃更重要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是不可取的。科学课堂教学中类似的问题很多,如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只注重现象、结果,忽视了操作的规范性,就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培养。
2.教学辅助资料的选择。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需要不断的反复,通过不断的刺激来强化大脑对知识的记忆。但现在市场上大量滥编滥印的练习册、作业本、同步训练、习题集、自测题、AB卷、单元练习、每课一练等,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所以教师要慎选辅助资料,剔除糟粕,取其精华。如果不加筛选地给学生随意征订资料、布置课外作业或课内练习,则数量和质量就有可能失控,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家长经济负担增加,对学生没有好处,对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也是不利的。多种不同版本的资料,大同小异,很多习题没有价值,有的甚至出现科学性错误。下面是几个典型的例子:
(1)2006年某市教研室编的“导航”资料中有这样的一个题目:
显微镜盒内装有四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且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且丙较长,丁较短,则要使放大倍数最大,应选用的目镜和物镜组合为……()
A.甲、乙B.甲、丁
C.乙、丙D.乙、丁。
这在考查学生什么呢?除了死记硬背还有别的吗?对学生操作显微镜的技能技巧的提高有帮助吗?没有!七年级学生学习显微镜的要求是:认识显微镜的结构,练习使用显微镜。物镜和目镜是否有螺纹无关紧要,想安装错都困难,所以要多在操作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放大倍数在镜头上都是标明的,更不必去记,况且,长目镜未必倍数低,短物镜也未必倍数低。学校实验室里的显微镜一般已非原装配套,镜头早就“张冠李戴”了,有的短物镜和长目镜是倍数较高的,有的短目镜是倍数较低的,用镜头的长短来区分放大倍数有可能会出现错误。
(2)某校(初二)期中考试的一道试题:
小汽车前面的玻璃总是倾斜安装的,这是为了……()
A.反射阳光 B.美观
C.牢固 D.避免车内物体成像在玻璃正前方。
参考答案是D,这个解释显然不行,生搬硬套光学知识,题目有错编的嫌疑。
像这样的课外“失误”不在少数,说明辅助资料的质量问题是值得关注的,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严格把好内容的正确性、科学性关,不管是教科书上的还是课外资料里面的,都要认真分析,要以学生的发展为重,努力培养既有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又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世纪人才。
(三)展望
教学改革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已经多年了,然而到底收到了多少效果呢?素质教育是否得到落实呢?什么时候才能把师生从应试教学的罪恶深渊中解脱出来?有人说教学现状是一塌糊涂,教学改革越改越糟,虽说未必,却反映了存在的问题之严重。如果在教学中能真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积极能动地改造世界,学以致用,能真正坚持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摒弃一切强输硬灌、死记硬背的拙劣教学方法,那么学生也不会成为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了。如果能把学生的在校时间控制在五个小时以内,让学生多去接触社会,不但作业的质量和数量都可以得到控制,而且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有机会得到锻炼。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相信会逐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鲁林岳.我看基础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扈中平,李方,张俊洪.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蔡怀新.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