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试谈活用教材的几点做法

作者:华 红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现由“教教科书”向“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观念和行为的转变,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需要迫切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教师应树立“教材是范例”的观念,创造性地处理、使用、活用教材,既要根据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又要根据需要合理地增删、调整、组合、选择、处理教材,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一)借助媒体,展现教材的直观形象
  
  初中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依赖具体的、直观的感性事物作支撑。因此,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选择难易程度适当的教学内容,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视音频材料、教学模型、flash动画等,制作成相关课件,以增强教材内容的形象性。以七年级“区域的故事”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视音频材料或flash展示深圳、楼兰、锡尔弗普卢姆的变化,同时大胆增加家乡的变化,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各地不同的变化,这不仅浓缩了教材内容,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变化,比较其变化的不同,而且有充足的时间探究产生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在探究变化的重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家乡在发展时应值得注意的问题。这样既丰富了教材内容,又增加了思维的深度——体会人类活动与环境的互相影响,探讨家乡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教师的点拨、引领下,把思维引向深入。
  
  (二)联系实际,凸显教材的生活本色
  
  国外的研究成果认为,“教材必须是取自于学生的生活、周围的社会环境,由教师呈现后立即就能抓住学生心灵,并促使他们投入身心地去深入探究的材料”。《历史与社会》的综合性、人文性、社会性等特点决定了课程内容的广、博、杂,并且相当一部分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责任感,焕发求知欲,形成强烈而持久的心理动力。教学设计应把教学内容还原、转化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或例子。以九年级 “角色与选择”为例,笔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设计,通过设计某个家庭生活的变化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探究作为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在市场经济中应该扮演的角色,以及各自的权利和责任。
  1.情景一:晓添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爸爸是原动力机厂一名普通工人,工厂的效益好,她爸爸的工资收入很可观;妈妈是丝厂的一名会计,工作轻松,收入也不错。可是,当她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再也看不见爸爸、妈妈的笑容,她的要求也不能有求必应了。因为爸爸、妈妈的国营企业面临着改制,他俩都要下岗了!这该怎么办?
  2.在学生出谋划策后设置情景二:听了大家的建议,晓添的父母亲重新振作起精神,积极地去寻找新的工作。经过调查,她父亲打算开一家上档次、有品牌的皮鞋店。而晓添妈妈不舍得放弃她热爱的会计工作,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她报名参加安吉人才培训中心的会计电算化培训班。半年以后,妈妈完成会计电算化培训班的培训, 就到人才交流市场去应聘,可是她看到了“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情景。此情景注要激发学生对经营者、生产者的权利和责任进行讨论。
  3.情景三:一年后,由于晓添爸爸的合法经营,讲信誉,皮鞋质量好,皮鞋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妈妈也找到了一份会计工作,一家人又过上了幸福生活。这不,他们一家三口又去下馆子了!正当吃得高兴时,晓添发现她最喜欢吃得一碗菜里竟然有一只死苍蝇!然后从一家人对此问题的不同态度引出对消费者的权利和责任的讨论。
  由于上述情景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且环环相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单纯的“照本宣科”效果要好的多。
  
  (三)渗透人文,展示学科的独特魅力
  
  《历史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课程”,它“大力提倡人文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目的在于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人文学科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指对人的关注,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思索,以及对人的尊重。人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才能构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理想,才能有效抵制和纠正物质文明发展中伴随的价值理想的失落,才能真正达到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要求。如九年级“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有关媒体的报道(如“红心鸭蛋”、欣弗药品的出现),让学生列举类似的事例并说明其危害,在此基础上探究: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是谁惹的祸?为什么以前没有而如今却屡屡出现呢?科技的进步给我们带来兴旺发达的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弊病? 通过这些讨论,能使学生把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进而更加关注鲜活的现实生活、关注社会,体现了“教育即生活”和“生活即教育”理念。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应对市场经济与科技进步的负面效应?尝试从道德、法律的角度去解决。教师通过展示有关格言,让学生感悟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教学处理,既超越了教材,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知不觉受到了教育,提升了人文素养。
  
  (四)鼓励探究,还原知识的综合过程
  
  建构主义教学论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复制知识。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的特征之一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它采取案例式的呈现方式,选择典型的、生动而有趣的案例加以叙述,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建构知识,既有所导向,又给学生的讨论提供更大的空间。这就在相当的程度上,使教科书真正成为“读本”。同时,作为一门综合课,它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九年级“一道难解的题”的教学,教师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古楼兰的消亡”,引导学生探讨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再结合地图,让学生自己分析塔里木河流域自然环境特点及城市分布的特点和原因,探究塔里木河萎缩和流域内上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进一步说明人类发展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变化;通过对塔里木河整治方案的选择,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对地理、历史等知识的整合,又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活用教材时,应努力开发多样化课程资源,丰富学科课程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由发展,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使自己成为实践的研究者、探索者,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