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注重情境创设 赋予计算教学活力
作者:陈振红
(一)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
在计算教学课中,应该通过创设情景,沟通知识点的联系,引导、帮助学生找到知识形成的原点或支点,即学生学习的起点,促进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过程,而不是直接获得结论。如教学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时,可以设计如下教学策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吗?(记得)请计算下列式题(写出过程):
2/9+ 2/9 +2/9 = ( 2+2+2) /9 =6/9= 2/3
师: 请认真观察中间过程 ( 2+2+2) /9的分子,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2+2+2)/9= (2×3 )/9= 6/9=2/3
师:那么请大家根据乘法意义想一想 (2 ×3)/9中的3和 2/9×3中的3有什么关系, 2/9×3该如何计算呢?
生:它们都表示3个2/9是多少。
奥苏伯尔曾经说过:“教育心理学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知道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当教师对学生学习起点有了正确选择后,我们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从这个意义上说,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是确保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以上教学情景创设正好弥补了学生认知与心理准备的欠缺,学生参与热情高涨。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验了结论生成的过程,使教学水到渠成。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
现实生活是数学学习 的丰富源泉。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易于理解和接受新知识。在计算教学课中,同样需要深挖课程资源,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的教学情景,把学生引导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自然的生发出学习的需求。如教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请根据你的经验猜一猜下列各式应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3.4+19.25×0.4
28.7-17.4÷2
(3.25+1.5)×1.2
生:它们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
师:大家的猜测对吗?(学生疑惑)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师:认真阅读下题,然后根据你的经验独立解答。
中秋节,妈妈买回五仁月饼和枣泥月饼各2.5千克,五仁月饼每千克10.5元,枣泥月饼每千克13.5元,算一算,妈妈共花了多少钱?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解答的?
在交流解法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归纳出运算顺序。学生由迁移规律会很自然地认识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能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一样。这时巧设疑问:大家的猜测对吗?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解法,分析、比较、归纳出结论。
上述片段中,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基于自己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真实表达。正是这一生活情景的创设,激活了学生已有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到
成功的乐趣。
(三)变单一为多样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计算教学课中,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多元化的练习题,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自由的探索空间,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如“连加连减”巩固练习设计:
1.大家帮小熊解决了问题,小熊很感激大家,送来几个气球当礼物!瞧,气球上的题,你会吗?
38 92
+16 -28
——— ———
( ) ( )
+37 -45
——— ———
( ) ( )
2.为了感谢广大顾客对小小超市的惠顾,小熊妞妞还推出了有奖竞猜活动,你们想参加吗?(想)做得又对又快的前5名奖励智慧奖章一枚。
37+20+16= 54+28+2=
63-9-36= 81-28-60=
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在交流算法的基础上进行算法优化。这样的设计把枯燥的练习融入到生机勃勃的“有奖竞猜”活动场景中,促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在活动中练习,在练习中巩固,在交流中拓宽思维,培养能力。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体现算法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算法的优化,鼓励学生能用口算的尽量口算,能简便计算的尽量用简便计算。这个过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验,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总之,在计算教学课中,要力求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并留给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把原本枯燥呆板的计算教学课上得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