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一堂美术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作者:高旭清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按照这一定义,教学设计不仅是教学活动前的一种教学方案,它同时也包含完成这一方案的全过程。因而教学设计不仅要注重课前预设,更要注重教学过程的生成与反思。笔者现以《艺术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的教学设计为例说明这一点。
  课题:《艺术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教材:《美术》P14(义务教育七年级,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教学理念: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新教学理念,学生能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内化知识、建构知识;着眼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质疑与创新能力的养成。
  教学策略:传统的欣赏教师以讲解的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更进行教学,传授美术作品的基本理论。本设计教师以结构化的问题呈现教学内容,以问题挑战学生,学生以探究的天性去探究学习、主动学习,重教学过程的变革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与素养。
  教学目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命的体验初步构建美术的基本理论知识,领会“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艺术观点。能基本掌握、运用,奠定欣赏评述美术作品的必备素养。
  教学内容:齐白石的《虾》,蒙德里安“树的变形”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重点: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艺术源于生活。
  教学难点:艺术高于生活。
  
  (一)课前预设程序
  
  (二)课堂教学程序
  教师展示一级问题:
  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思考约1分钟)
  [设计意图]以问题挑战学生。改变传统教学教师的讲授。
  探讨这个问题人们通常有两种思路:一是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二是举例与比较。你以为那一种更容易呢?并举例。
  教师:现在我们采用举例的方法,先看下面三个例子然后来思考问题1“艺术源于生活”:(要求学生写关键词,思考活动约2分钟)
  京剧演员表演骑马的动作;
  齐白石画的虾;
  相声演员的表演“鸟叫”、“蝉鸣”。
  教师:根据上面三例,从题材、内容、技法方面进行认真思考,分别写出自己的看法。(要求学生写关键词,活动时间约3分钟)
  [设计意图]改变提问方式或降低问题难度提供子级问题,有别于教师的提示、点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写关键词独立思考,既不影响自己又不影响同学和老师。
  (学生)
  题材: “骑马”;“虾”;“鸟叫”、“蝉鸣”; 生活中都有。
  内容:骑马动作 ;虾游动;“鸟叫”、“蝉鸣”的声音;反映生活的各个层面。
  技法:表演“生动”、“形象”,“惟妙惟肖”。
  教师:看来大家认为“艺术是源于生活”,还有什么感兴趣的吗?(教师鼓励学生质疑)
  教师:抽象派的绘画是源于生活吗?(教师以学员身份发言,学生思考约2分钟)
  [设计意图]教师以学员的身份参与互动,发表观点、质疑。(注重平等参与,不是“裁判员”)
  (教师)依抽象绘画写实到抽象的创作过程相反的次序出示幻灯片:
  (学生)观看幻灯片“树的变形”(约5分钟)
  教师:看完之后请您写出看法或结论。(关键词)
  (学生)弧线源于树的形变。
  学生结论:“抽象艺术也源于生活”。
  教师:那么,对“艺术高于生活”您又是如何理解的呢?请结合上述分析比较回答问题1“艺术高于生活”,并写出答案:(1分钟)
  比较你所见过的虾,与齐白石先生画的《虾》有何异同?(出示图)
  比较抽象绘画的写实到抽象的创作过程?
  教师:请认真比较,把您的观点写出来。(写关键词,学生活动时间约12分钟,教师巡视)
  (学生)“齐白石的虾眼睛突起”;“虾须像在飘动”,抽象画的线条是“树枝、树干变的”。
  教师:“眼睛突起”、“虾须像在飘动”,“树枝、树干变的”意味着什么?
  (学生)“夸张”,“生动”,“变形”。
  教师:“夸张”,“生动”,“变形”是不是就意味着“艺术高于生活”呢?
  (学生)“是”…… “应该是”。
  教师:请您阅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还有问题吗?(自己的观点与课本观点交锋,获得新得认识)
  [设计意图]认识自我,提高自信,确立价值观。
  学生L:观察真虾图片发现真虾共六条腿,身体一侧仅三条腿;齐白石画的虾只画一侧就五条腿。课本第四自然段讲“真虾的腿有很多,他删繁就简,仅画五条,就显得多而生动”。课本这样讲对吗?
  教师:很好,质疑反映的是学习品质与态度,对这一质疑大家怎么看呢?(引发学生展开讨论,表扬是倡导学生勇于质疑)
  (学生)“课本讲的不妥”,“没有错”。
  教师:看来大家的观点有两种。老师的观点是后一种。不过有同学产生歧义,说明教材可能有文字表述欠佳的嫌疑,老师下去会找有关老师进行进一步确认,也请大家进一步思考。(教师以学员的身份发表观点,平等交流)
  学生W:真虾的腿生于胸腔两侧部位,齐白石画的虾腿生在腹部,体现了画家的取舍与创造,但课本没有讲。
  教师:非常好,太棒了,观察得很仔细。这一点课本的确没讲,只要认真观察我们还会发现艺术家的许多创造(鼓励细心观察)
  教师:我们既然认可“艺术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观点,那就完成最后一个任务。
  依据“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经典的概括你能从你生活的范围内挖掘题材并构思一幅作品吗?(15分钟)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所学能否达到掌握运用,重在对知识的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以及艺术与艺术创作者的关系,而非技巧。
  (学生构思尝试,教师观察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从生活中挖掘题材的能力,创造意识及其表现)
  教师:没有技法、画种的要求,大胆尝试。
  教师:如还有进一步的探索,课后继续完成。
  (依据学生完成的情况适时提供帮助)
  
  (三)课后思考
  本设计通过课前的结构化问题的提炼,教学时间、程序等要求的设计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课堂教学程序设计较好地反映了试行解决方案的动态生成过程。但教学中发现教学过程互动环节的处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应尽量让所有学生都形成质疑、好问的品质,从课堂实践的情况看学生互动的参与的人数远不够多。一旦所有学生都具有了质疑与好问的习惯,教与学又将如何进行呢?这也正是教学设计最后一环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过程环节的必要所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教学参考用书(第2版)[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