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作者:韩春见
一、正确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备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基础。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
二、营造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创新教育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是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要实施创新教育,就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工作激情。
2.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3.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
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结构,扩大视野,真正提高学生素质。
三、开展创新教育:
数学创新教育的内容与培养
1.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数学知识时,通过有关的实际例子,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鼓励学生成才,并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
2.创设课堂情景,让学生热爱数学,热爱创新。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创设情境,以“大情境”为线索,串起各“环节情境”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课堂情境。在情境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从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在有趣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对数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聆听、互助、接纳、赞赏;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了自信;在发现问题,应用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等等。
3.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创新思维。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若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对于问题情境中隐含的“问题”,教师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出,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提出问题,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数学中的组合原理说明一个人涉猎知识越多,知识面越广,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创新能力就越强。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学习更多更全面的数学知识,为将来的创新活动奠定扎实的数学功底。学生在接受教育和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