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享受语文美
作者:王 芳
让学生享受语文,就是让学生享受语文中语言的优美,享受语文中参与的乐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本身就是愉快的精神旅游,不仅可以使人智慧,而且可以使人享受温馨。
(一)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潜心读书的过程,在阅读中产生语文美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实践有很多形式,其中读是最常用、很重要的实践形式。读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读不仅是学生搜集和吸纳信息的过程,还是阅读理解的过程,也是信息处理后反馈表达的形式。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因此,每篇课文都应让学生充分地读,要让学生以读为手段在书中“走几个来回”,进入作品的美妙情景之中,品出其中的妙处,享受文本带给我们的美。如人教版四年级《桂林山水》就是这样充满诗意的一个名篇。文章以散文诗般的笔墨描绘了桂林山水的旖旎风光。在教学中,可分几个步骤让学生诵读:一是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二是感知性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三是涵泳性阅读,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细细地涵泳品味,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四是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这样,学生在阅读中体悟到文字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激发了学习兴趣、审美情趣,也增强了文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学生感受到了文本之美。
(二)发展学生个性,体验语文乐趣和美
尊重个性,发展个性是素质教育的宗旨。学生学习活动是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时,教师在创设情境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和同学一起研究、讨论,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可以读,可以演,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交流展示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多面信息交流的活动,学生蕴藏的智力得到充分的挖掘,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在这样轻松快乐的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个性得以张扬,还充分享受到了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让学生、教师在和文本对话、交流的过程中享受美
在新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关系平等,教学民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船长》是法国文豪雨果的一篇小说。小说塑造了一位忠于职守的船长形象——哈尔威。在轮船即将沉入茫茫大海之际,文章写道:“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这里,雨果显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空白:船长哈尔威“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难道他的内心就什么都没想吗?特级教师虞大明在教学时,没有用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个人体验,而是加以引导,让学生自由生成。通过自己体会,学生生成体会:哈尔威可能想到了白发苍苍的母亲,想到年幼的正在上学的孩子,想到了他的妻子,也可能会想到朝夕相处的朋友。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哈尔威真的没有说吗?”学生进而联想,于是又有了新的生成:哈尔威会在心里默默地说:“再见了,慈爱的母亲,儿子不能尽孝了;再见了我的儿子,父亲不能看到你长大成人了,但你完全可以为你有这样一位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父亲而自豪。”哈尔威在心里说:“我的乘客们,用我一个人的生命换来你们这么多人的存活,值了!他还会在心里对实习水手克莱芒说:好好地活下去,好好地做人,将来也做一名优秀的船长吧……”利用这个空白,让每个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中的形象对话,让每个学生都产生自己独特的感悟,在头脑中生成出一个生动丰满的、与众不同的船长:哈尔威他不仅是一位英雄,更是一位孝顺的儿子、一位慈祥的父亲、一位称职的丈夫、一位可敬的朋友。在生成中学生加深了对形象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到了审美的愉悦,也使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
以享受的态度对待教学,心灵就会充满着明媚的阳光,回响着和谐的音乐,体验着诗意的灵感;以享受的眼光走进课堂,就会真心地热爱每一个孩子,就会把每一节课精彩地演绎,就会感觉自己的生命在闪光……让学生享受阅读,就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民主、和谐、温馨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心灵鸡汤,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着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一句话,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