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作者:唐 艳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我们必须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精化学习目标,为创新提供方向
  
  对学生来说,一道习题有独特的解法属于创新,能从个别现象发现一般规律是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深入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制订出具有发展性、创新性的教学目标。如地理第二册《巴西》一节的学习目标,我是这样设计的:①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知道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种族构成特点;②知道巴西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状况;③记住巴西主要的农产品,知道巴西发展迅速的工业部门;④记住巴西主要的城市;⑤根据目标2拓开自己思路,完成《由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想到的……》一篇随想。目标5是本节课的思想教育目标,同时培养学生多端发散思维及创新意识。
  
  二、优化学习环境,为创新提供天地
  
  创新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创设一种良好的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
  1.提供民主气氛。“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蔼可亲,时常笑脸面对学生,保持幽默,学生则如沐春风,必然勇于表达,相互激荡,定可绽出创新花朵,否则会压抑、扼杀学生创新的念头。
  2.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培养课堂注意力的催化剂。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因此,教师要熟练地驾驭教材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把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始终保持深厚的学习兴趣。
  3.放“胆”动而有节。学生的“胆”是教师给的,当你要求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而学生依然正襟危坐,默不作声时,不要埋怨学生;当学生在探索中产生奇思妙想时,不要打击学生,而要鼓励他们标新立异,甚至“想入非非”。要让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无所顾忌。一种新见解的萌芽是艰难的,也是经常不能被人们接受的,常发“怪问”的学生不仅一般教师不喜欢,同学也易产生反感,认为是“出风头”,如果不鼓励这种学生,创新活动便难以进行下去。
  4.存异。常言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性格不同,爱好也不相同,这种差异受多种主观因素影响的,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正如牛顿所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思考和体验的多元性,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三、活化学习方法,为创新提供舞台
  
  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创造学习,并设置舞台,放手让学生自己创造。因而“活动”一定要“生动”、“有方法”、“有效”。
  1.自主尝试法。尝试教学理论有其鲜明的特征,其核心是“先试”。教师首先将编写的自学提纲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带着目标看书思考,鼓励学生对照目标大胆探究,学生通过阅读、类比、联想等尝试性活动,可以独立掌握部分学习目标。
  2.合作讨论法。课堂上组织学生对照目标,小组内合作讨论,开展砥砺切磋活动。群策群力,小组间变个体竞争为组际竞争。
  3.大胆质疑法。学源于疑,有疑点、有问题,才能有思考、有探索、有创新。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书本,敢于怀疑老师。如学习南极洲的矿产资源时,学生提出“煤一般形成于温带地区,为什么在寒冷的南极洲却有煤呢?”
  4.标新立异法。“新”就是异。“异”就是新,无新便无创造。科学史上许多发明创造,常常是从求异开始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多元性,必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最佳方案。
  
  四、强化思维训练,为创新提供保障
  
  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部分。要培养创造能力,就应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丰富的思维训练题,要实施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必须先弄清“发散点”,即知识网络中进行发散思维的“结点”,然后掌握多变、多解、多思的发散思维、方法。
  1.挑疑。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地图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如欧洲西部的波罗的海、北海,向学生提出它们属于什么洋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释疑,然后教师可追问:“地中海呢?”以此激发学生探究。
  2.设障。教师在课堂上巧设障碍,故意在课堂上作错误的讲解和示范,打破学生对老师的盲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3.换料。换一个情境,换一种情节,找一个材料,让学生克服定势,以新的事物出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利于创新。
  4.比较。在学生已有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去认识未知的地理事物,有助于认清地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明确地理事物发展的过程及规律,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运用以上措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