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语文阅读对话教学的反思与探讨

作者:郭艳先 章业树




  对话教学理念给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活力。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对对话内涵理解的局限和偏差,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表现为视对话为谈话,注重表层互动,忽视师本、生本、师生的深层交流;教师仍存在难以割舍的“导演情绪”,将对话预设在死胡同里,致使对话演变成新的满堂问、满堂答,使对话流于形式。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现象进行反思,优化策略以增强对话的有效性。
  
  (一)对话缺失的几种现象及其反思
  
  1.自由式对话。文本是师生教与学的重要凭借和载体。有些老师或由于教学智慧欠缺、或对文章解读肤浅,话题任由学生天马行空、漫无边际,严重偏离了文本自身的价值取向,教师也在这一施教过程中迷失了自我的话语权和价值追求。如一位教师教学《丰碑》一课,在总结课文时问学生:“你认为军需处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回答:“我认为他不是一个称职的军需处长,因为他也是连队的一员,却没有棉衣可穿。”“是的,他连自己的棉衣都不能保证,怎么能管理好整个队伍的后勤呢?”“我认为军需处长和战友们相互调剂衣服完全可以活下来,他用消极等死的方式并不明智,因为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是最宝贵的。可以看出,他办事缺乏灵活性,过于任性。”学生的分析表面上看起来深刻、辩证,但与文本的价值取向相去甚远,教师为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体验,既没有做肯定评价,也没有矫正,使对话远离文本目标和价值内涵,使自主演变为自流,失去对话的意义。这种对文本的浮躁解读、追求所谓的创意会影响学生形成客观、严谨的学习心理品质。
  2.霸权式对话。学生虽然有言说的自由,但教师将对话封闭在固定的框架之内,教师问、学生答,教学流程看似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但学生只有选择表达方式的权利,无选择言说内容、思维发散的自由。在教师的话语霸权之下,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即思维)走,一步一步接受预设答案和目标,师生、生生缺乏心灵的融通;学生丧失了理解文本的机会和自主思考的时间,成为文本的奴隶。
  3.浅表式对话。对话缺乏观点的交锋、思维的碰撞,没有内心真情的流露、自我价值观的智慧灵光;缺乏相互唤醒和自我反思、内省,学生没有亲历一个在彼此观点交锋中逐步把思维步步引向深入、获得自省自悟的“高峰体验”,由于缺乏这一过程,使得知识、情感和价值观难以无形生成。其原因是教师对文本解读飘浮,对话停留在就文本解读文本的浅层次上。如《小马过河》一文的教学,如果把对话仅仅定位在“凡事要动脑筋”这一层面上,则失之肤浅,也不能体现编者的真正意图。我们应该从“同样的一条河,老牛形体高大,所以说水很浅;松鼠形体矮小,所以说水很深”这一角度让学生从小学会用辩证的思想看待同一事物的两面性。另外,由于教师受固有的思想观念束缚,忽视当下的社会现实和学生个性心理特点,用教条的观点框学生。读《小珊迪》时,我们固然为小主人公可怜凄惨的命运而痛心,但他诚信的品质在今天尤为闪光;《小猫钓鱼》的教学当然应教育学生“做事不要三心二意”,“但看一眼蝴蝶、捉一会儿蜻蜓”却符合小猫的天性,小猫是儿童的化身,过于批判小猫贪玩的天性无疑扼杀了孩子的童心。
  4.表演式对话。对话应建立在面向全体、平等的基础上,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上“跳一跳”,获得发展。但是不少课堂上,少数能说会道的尖子生几乎垄断了话语权和表达权,他们揣测教师意图、迎合其心理,他们参与对话的“精彩表演”虽有利于教学进程的推进,带来所谓的高效率,但却使其他学生则很少有自由表达的机会,少数“差生”更是与对话无缘。
  
  (二)阅读教学中实施有效对话的策略
  
  1.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对话环境。师生平等、民主是对话顺利开展的前提。因为对话意味着平等的交流,教师是作为参与者与学生交流对文本的理解、感悟、鉴赏和评价,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无须控制和操纵,学生也无须视教师为权威。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说的那样:“在这个教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
  2.预设对话内容。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之前,要先静下心来与文本对话,把握文本的内涵,教师与文本的契合程度越深,对话就会越有效。教师和文本之间充分的对话,是学生展开个性化解读的支点。对话不等于遍地创坑,必须点上打井,不断深入。这个点或从认知角度、或从思想角度、或从情感角度来确定;然后由点拉线,线即学生可能表达的个性化的理解和感受;再由线画面,面即师生共同生成、研究的相关问题;最后由面及点,点即师生从多层面的角度进行总结和提升后的文本内涵。当然,教学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教师不可能对点、线、面都能进行全方位的预设,但必须预设好“点”,梳理出最可能生成的“线”和“面”,教师应在头脑中搭建起立体交叉的教学框架,从而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
  3.拓展对话话题。对话不能局限在话题或文本之内,那样会限制学生在理解、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发展。话题的拓展有横向和纵向两种策略。
  (1)横向延伸指把话题延伸到文本之外,多角度解读文本,使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更为丰厚。如《赤壁之战》一文的教学,课尾让学生探讨“东吴以少胜多的原因”。学生结合已有知识,有的从“东吴扬长避短,周密计划”这一角度进行探讨;有学生从地利的优势加以说明;有学生从曹操的“骄傲轻敌”寻找依据;还有学生综合多种意见,认为东吴以少胜多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见解更为全面。
  (2)纵向深入指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实质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对文本的思想内涵产生更加深刻的感悟。如对《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进行总结时,有学生质疑:“董存瑞能不能既能炸毁暗堡,又能活着回来呢?”这一质疑极具深度解读文本的价值,教师立即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学生怀着挽救英雄的愿望想了很多办法,但都被一一否决,有的学生通过找描写形势紧迫的语句加以证明,有的揣摩董存瑞当时“一心只想快些炸掉暗堡,根本顾不得自己的安危”的急切心情,发现两全其美的办法在当时不可能成立,英雄的逝去有其必然性。这种深层次的探究性阅读能够促使学生思维趋于深刻和严谨。
  4.捕捉对话时机。教师课前预设好的话题,要相机或变换角度智慧地提出,在对话中当学生自己感悟到时去问,则“四两拨千斤”。如一位教师教学《小萝卜头》一课时,学生们在交流小萝卜头看远山的情景时,教师在这里预设的问题是“此时小萝卜头在想什么?”但教师没有直接提问,而是等到学生谈到小萝卜头可能在想家时,顺势追问:“你是从哪儿读到的?”学生谈到了从“抓着楼栏杆,踮起脚尖”看出来的,老师再质疑:“他为什么会想家呢?”学生联系监狱的恶劣环境,能够答出这是因为他饱受国民党反动派残酷牢狱生活的折磨,渴望自由。教师捕捉时机,紧扣文本,通过抓重点词句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