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语文课堂的flash模拟制作

作者:李国强




  [摘 要]文学作品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存在着以生活的本真观照作品内容、以另类的视角标示个性的解读、以内容的概述替代意蕴的品味、以花哨的拓展掩盖实质的虚无等一些违背文学作品教学实质的现象,理应引起中学语文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文学作品 错位 解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讲解散文或诗歌时,如果只让学生通过字面去感悟课文,一般是很难深刻把握其中意境的,假如能先期制作出一段flash,让学生欣赏文章的同时,能看到几幅带有音乐背景的画面,让他们自己去“聆其声”、“临其境”,那么,效果肯定会不一样。但是这种设想在很多时候还是无法实现,一是在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教师受条件限制,还不能利用现代化的电脑备课;二是flash的制作需要一定的音乐画面素材,且过程时间长,教师一般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利用这一教学手段。为了克服备课条件的限制,实现自己的教学理想,笔者经过多年摸索,总结出一套flash制作的土方法(这里暂且称之为flash模拟制作)。
  称之为“模拟制作”,是因为这种方法不需要现代化的电脑和繁琐的制作过程,只需要一台播放背景音乐的录音机。这种方法的操作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文章提供的风景人物,自己在脑海中先期构思出一段flash画面,并根据需要挑选出合适的背景音乐;第二步,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充分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放下课本,闭上双眼放松入定,教师适时打开背景音乐,并根据节奏依次口诉画面构成的人物和景物,让学生自己在脑中二次生成多种画面,以达到“聆其声”、“临其境”的目的。
  下面,笔者详细介绍一下在讲解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对这一方法的具体运用。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有这样两段描写: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道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在这样两段描写平常人居院落的内容里,作者运用了触觉、视觉、听觉去表现故都的秋,去表现折射在作者内心世界里的“清”、“静”与“悲凉”。但作者深沉细腻的情感学生能够感悟多少,在写作实践中,这些表现手法学生又能借鉴多少,实在心中无底。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本文意境的体会,从而借鉴平淡朴实而又细腻深沉的意境营造手法,可以把两个段落进行处理。首先,把两个段落里的景物梳理了一下,然后按照空间位置把它们“出镜”的顺序作了调整,并挑选了一段略显沉郁的古筝曲作为背景音乐。在课堂操作中,让学生找出写景状物的经典段落并细读几遍,然后闭上双眼,放松入定,准备根据老师口诉的景物在脑中浮现出相应的画面。10秒钟后,平缓的充满淡淡忧伤的古筝曲渐渐充满整个教室的空间,按着音乐的节奏,开始播出“画面”:
  “现在,让我们踏着一地细细碎碎、颜色金黄的槐叶走进一家小院。小院里没有人,但地面刚刚被人清扫过,被槐树撕成丝丝缕缕的阳光落在上面,扫帚的印痕显得既整齐又有些凌乱。枝干黑褐色的古槐下,是一方小石桌,桌上一杯浓茶还袅袅地升腾着一丝水汽。石凳旁边的墙脚下,几丛尖细的秋草里,两蔓牵牛花静静地附在斑斑驳驳的矮墙上。蓝色的牵牛花,青色的矮墙,灰色的老屋,连成一个浓缩着岁月的整体。老屋的瓦缝间也有几蓬秋草,就象老人头上残留的黄发。青砖灰瓦之上,是一片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干净的天空里什么都没有,偶而传来训鸽飞翔的的哨声,那声音时近时远,若有若无,忽而从屋后飘来,可等你仰首望时,又什么都没有了,依旧是那一片干净的天色,遥远又遥远……”
  古筝曲淡下去,接着是5秒钟的静音,教室里落针有声。
  课下经过回访,在“播放”的4分钟里,绝大多数同学能够完全沉浸于画面的意境之中。当然,由老师口诉,学生在脑海中二次生成的画面是和教师先期制作的flash绝不会完全相同的,“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这种方法的运用,可以因班制宜,因人制宜,还可以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他们自己去组织景物构成画面,再让小组之间互相“观看”作品,进行效果对比,使之形成理解上的互补,以便更深层地理解课文,把握课文,通过借鉴,更多地转化成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