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在数学课堂中加强德育教育

作者:钱燕红




  数学是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严密逻辑性、广泛应用性的基础学科。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数学在某些老师、家长和学生眼中就成为一门冰冷的、抽象化的概念学科。自新课改全面实施后,课堂教学要求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也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教育。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究,笔者认为数学课堂中应加强德育教育:
  
  (一)德育教育应具有现实性
  《新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情感与态度中指出: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让学生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在《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整理和复习》一课的延伸拓展环节,教师要求学生编一道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来说一说分数乘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生1:学校放学后,我和王亮在公路上练习长跑,我跑了15分钟,比王亮多用1/4时间,王亮跑了12分钟。
  生2:李俊的爸爸上个月捕青蛙,卖了240元,这个月卖的钱比上个月多1/6,这个月卖了280元。
  生3:小红和小军看一本故事书,小红从前往后看15小时看完,小军从后往前看10小时可以看完。两人同时看6小时可以看完。
  教师对此一一予以肯定。
  如果单从数学的角度看以上事例,似乎没有什么疑问;但仔细思考这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合乎情理,合乎法律,解题的结果是否可信?不难发现学生在马路上跑步的不安全性,捕青蛙卖钱的违法性,看书从后往前看的不合理性,这些都被学生忽略了。更糟糕的是,课例中的老师或许是疏忽,或许是出于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做出了肯定的判断,让学生的错误思维存在于教师的肯定中。这种缺乏理性的对话,是教师对学生表面情感上的“呵护”,实质情感上的“蹂躏”。因此,在数学课堂中不但要注重知识的正确传递,还应重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德育教育应注重实效性
  部分老师过于注重课堂的表面现象,不惜耗费许多精力、物力,为华丽课堂而辛苦奔波,忽略了课堂教学真正的内涵。在市研修班组织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有一位老师执教《亿以内数的认识》,她用10千克大米作为学具展开教学活动。她的课堂联系生活实际,结构紧凑简洁,组织方式新颖,知识传递严密。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课堂结尾呼吁学生爱惜粮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堂课不但传授了数学知识,还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近乎完美。
  然而,课堂却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在课堂上,由于受到学生年龄特点、动手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课桌上、地板上到处都是学生不小心洒落的米粒。这让听课的老师不禁发出“粒粒皆辛苦”的感叹,但上课的老师并没有留意地面和桌面上的情况,对于洒落的米粒置之不理,只是在结尾处简略地呼吁学生爱惜粮食,节约每一粒米。课后的交互式评课中有老师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这堂课关于对学生进行爱惜粮食的德育教育有实效吗?这一问,引起在座老师的深刻思考。针对上课老师在结尾时的呼吁,笔者认为并没有真正落实对学生爱惜粮食的教育,只不过是纸上谈兵。不如把结尾的呼吁,改成让每一组的成员收拾桌面和地面上的米粒,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才能真正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数学来源于生活,但生活还赋予数学更多的内涵和活力,只有教师有效的挖掘,才能体现育人的功能。因此,课堂的德育教育只有落实到实处,才能行之有效。
  
  (三)德育教育要体现人文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而对学生人文化情感的培养变成一片空白,从而使数学变成一种纯技术性的机械训练。如能在课堂中把人文素质的养成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数学知识教育、能力训练的培养中贯彻人文精神,潜移默化,人文之光自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数学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
  笔者就遭遇了一回,一年级下册第13页有这样的一题:有几只小鸟分别衔着11-9、17-9、13-9、12-9、14-9、18-9、15-9、16-9这些算式,旁边分别有几座房子,上面标有4、3、5、8、2、9、7这几个数,要求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也受考试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处理以上问题时,学生回答“15-9=6,答案没有,就不要连。”因为,试卷中常常出类似的问题来考验学生的分辨能力,既然没有答案,当然不能随便连,那只能不连,就把这个问题这样草草解决了。课外,笔者有幸拜读了《中小学数学》中一篇“小鸟没有家怎么办”教育随笔,心中泛起层层涟漪。文中执笔老师对于以上同一例题,并没有以“穿新鞋,走老路”的思想,用一句“没有6就别连了”草率解决。他通过自己对教学大纲的理解,教材的剖析,通过巧妙的设计,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思考“一只小鸟无家可归了,大家说说怎么办”进行拓展延伸,来帮助小鸟解决困难。这种从小抓爱心教育,将环保意识渗入课堂教育的教学方式,呈现了现代数学课堂的另一道靓丽风景。如此充满人文性的课堂不得不让人由衷感叹!
  新课改的春风吹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田,“教育不是仅仅打上烙印,而更需要点燃一支支蜡烛”。数学课堂不再只是单纯专业知识的传播基地,还应该有效地结合生活实际,走进德育化课堂的新天地,为培养新时期的接班人发挥更大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