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创建“和谐课堂”

作者:郭成远




  创建“和谐课堂”,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增进班级同学间的合作和友谊;对于增进科学态度、体验科学情感、形成科学价值观有重要意义。要想实现和谐课堂必须从教师、学生、环境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
  
  (一)德艺双馨的教师是创建“和谐课堂”的前提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在创建和谐课堂中起决定作用。新课程也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以下条件。
  1.拥有广博的知识: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不可能全部知道,但过多的未知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解决办法是多渠道的终身学习。
  2.能公正的对待学生:教师在对待学生时应就事论事,公平公正对待。好学生和差生犯错误时应一视同仁没有偏颇。
  3.对每个学生都有爱心:学生是未成年人,需要教师的保护和引导。在学生遇到挫折时伸一下手比简单的说教十遍都有效果;在学生误入歧途时向后拉一把,减少一个社会不安定因素,学生会牢记一辈子。
  4.教师要平易近人:用心多了解学生的心声和所思所想,缩小代沟,在交往中增进相互友谊和相互信赖。
  5.教师要言行一致: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的行为置于学生的监督之下。对学生做出的承诺一定要实现。
  
  (二)融洽的学生关系是创建“和谐课堂”的基础
  
  学生间的融洽关系是建设和谐课堂的基础。教师要培养学生间良好的关系,这对活跃课堂气氛和转变学习方式起着重要作用。
  1.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互助关系:在学习和实验中,同学间的互助可以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在相互讨论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对问题认识的深入。
  2.培养学生间的竞争关系:学生最终要面对选拔性的考试和激烈竞争的社会,学生间需要竞争,这是促进个人能力提高的动力源泉,这也是班级蓬勃发展的精神支柱。
  3.培养学生间的欣赏意识:学生间的赏识会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动力和潜能。教师要善于赏识学生,学生间要相互赏识。赏识学生的正义行为和踏实作风,赏识学生的奇思妙想和坚持不懈。要看到每个人的闪光点,为学生们的进步真心喝彩。
  
  (三)软硬均衡的学习环境是创建“和谐课堂”的重要保障
  
  学习环境可分为可见的硬环境和不可见的软环境。为了创造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的良好场所和平台,使师生身心舒畅投入教学交流活动,可以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改进和提高。
  1.硬环境要做到:
  (1)安静的教学场所:使师生的交流顺畅,学习效率高,思维活动完整清晰。
  (2)整洁的室内环境:整齐的摆设无形中教育学生上课端庄整齐,思想集中;洁净的教室可教育学生讲卫生,可以美化学生的心灵。
  (3)必要的装饰:室内颜色不要过于单一,容易使人产生疲劳感;也不要过于丰富,容易分散师生的注意力。
  (4)醒目的标语和宣传画:突出班级奋斗目标和时代主旋律,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品格,贯彻荣辱观和幸福观,影响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
  2.软环境上主要包括班级规章制度、班级风气和班级面貌等。
  (1)在班级制度建设上要注意:①要切实可行,太高或太低起不到约束和激励作用;②要宽严相济,太严会束缚学生的手脚,太宽会造成学生违纪成本太低而使更多的人加入违纪行列;③要明确奖惩,要做到有规必依,使学生通过重视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班风班貌建设上要注意:①教师要有为班级服务的意识,只有教师对班级的奉献才会有学生对班级的奉献;②教师要组织同学参与多种班级或学校活动,通过为班级争光的活动激发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增进班风建设;③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做班级的主人,增强“班进我荣,班衰我耻”的意识。
  
  (四)科学灵活的教学方式是“和谐课堂”的载体
  
  正确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教师选择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
  1.学习内容生活化:学习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知识重新构建,学生的生活是学生体验最多的环境。生活化场景能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2.试验内容差异化:教师所选的试验应与生活中的表面现象和固有思维方式有所差异,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探究的兴趣。通过认识原有经验的局限性,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态度。
  3.学习要求层次化:由于班级中学生性别、习惯、思维方式以及知识层次各不相同,故不能对学生有统一的要求。在知识的认识上应低进宽出。低进就是学习的起点要低,保证每个学生有发展的起点;宽出就是通过对知识的认识、理解、拓展和延伸,使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能力的培养目标和探究方向。
  4.学业评价多元化:多元评价应包括主体多元,内容全面,方式多样。多采用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和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指出学生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激励学生进一步达到目标的建议。
  创建“和谐课堂”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是充满热情与智慧的高效学习场所。在这方面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更多师生的共同实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