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构建地理课堂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作者:闫 宁




   [摘要]地理教学通过把“问题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整合在一起,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自主发展的动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同时,教师也获得发展,真正体现出教学相长,取得双赢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问题 探究 发展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了一个比较显著的趋势,即将问题探究引入到教学设计中。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相对独立的各种探究活动(通常指亲自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掌握技能,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课堂上,通过创设情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组织教学,使学生亲身体验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独立探究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内容丰富、学习过程灵活,能充分体现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学生问题解决的认知风格也能充分展现出来。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构建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也就至关重要。
  
  (一)提出问题,明确思考目标
  
  提出问题,是“问题解决”式学习的关键和前提。一个好的问题,可能就是开发学生潜力的金钥匙。只有坚持对同一事物不寻常处产生疑虑,并钻进“问号”中深入思考研究,最终才能做出“大文章”。
  1.精心设计地理教学中的提问。地理教学初期,通过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在趣味性和灵活性的课堂问题中,引起学生兴趣和训练学生的探究性思维方式。“趣”问: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时常提出一些既新颖又富趣味性的地理问题,可有效启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促使学生在“持欢快之兴,无厌倦之感”的氛围中学习。例如,通过探究世界海陆面积比例之后,教师趣味横生地提问:“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水是地球的主体。那么,该叫我们居住的星球为地球呢?还是该叫我们居住的星球为水球?”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深入的思考和讨论,从而掌握了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知识。“活”问: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时常巧妙地设计一些启发性强的灵活问题,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中,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使学生深入学习地理。例如在高一年级“地球的运动”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形成了昼夜现象?又是什么原因形成了昼夜更替?”通过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地讨论,教师也可以乘机适时点拨学生的思维,从而很好地掌握了关于地球自转的关键点和重点。
  2.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有效激励学生主动发现地理问题和提出地理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中,开设“课堂质疑时空”,是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最有效方法。“课堂质疑时空”,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4~5分钟的时间,由学生提出问题,吸引师生在讨论、自学和演讲等过程中解决问题。“课堂质疑时空”中的学生提问,主要有三种形式:预习提问、总结性提问和发散性提问。通过“课堂质疑时空”,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思维的活力。
  
  (二)理解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途径
  
  理解问题,一是仔细寻找问题中的每一个信息;二是明确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三是充分调动自己掌握的相关信息,分析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途径。例如在初一年级“比较赤道地区和南极地区气候特点,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的问题中,首先需要寻找的信息是“位置的差异”、“气候的主要要素”、“降水的分配”、“气温的变化”、“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等。其次,需要明确问题中的已知信息,如“赤道地区”、“南极地区”、“赤道地区某地各月降水量均在100毫米以上、各月气温均在20oC以上”、“南极地区某地各月降水量大多在10毫米以下、各月平均气温均在30oC以下”;寻找隐性信息,如“赤道地区某地各月降水量多,年降水量丰富;各月气温均高”、“南极地区某地各月降水量少,年降水量稀少;各月气温很低”、“赤道地区和南极地区存在着明显的纬度位置差异”;明确未知信息,如“气候特点如何?”“主导因素是什么?”等。最后,通过联系和分析,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是从“气温和降水要素”入手。
  
  (三)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明确问题解决的方向后,即可着手依据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已找到的有用信息运用到问题解决的实际情境中,并通过认真、细致、全面地表述和运算得出结论。例如地球上的水、大气、自然资源、能源、工农业生产、人类与环境等章节,分别讲到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气候恶化,生态平衡、淡水资源、生物资源都被破坏,某些矿产资源出现不断枯竭现象,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工业“三废”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环境问题的产生,其根本原因可归结为一“滥”字。即:滥排(废气)、滥排(污水)、滥抽(地下水)、滥砍(森林)、滥牧(草原)、滥垦(土地)、滥采(资源),从而导致了大自然的报复:土地盐碱化、草原退化、气候恶化、资源短缺、枯竭,生态平衡失调。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合理利用保护自然资源,使之能长久的造福于人类。
  
  (四)评价问题,追求完善
  
  问题的结论一旦产生,即可对“问题解决”途径和表述进行评价和检验,通过再思维发现新的材料、事实和新的问题,并及时反省和进行适当调整、删补。例如,在初一年级“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活动3的问题解答中,分析“山地A坡降水多还是B坡降水多?”有些学生认为A坡绿色植物更茂盛,因而判断A坡降水多。随即便在检验时发现遗漏了“湿润气流”这一重要信息,于是及时调整为A坡面向湿润气流吹来的方向,迎风坡降水多;B坡背向湿润气流吹来的方向,背风坡降水少。
  教师对学生小组讨论后的发言,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一方面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形成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这种交互式学习,可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丰富,学习的思路更清晰,也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
  总之,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问题探究”式学习策略,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面对新一轮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广大地理教师都应争做有心人,致力于探索选择有效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地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取得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