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教师如何向学生渗透道德教育

作者:卢志兰




  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的过程就在于: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如何向学生渗透道德教育。笔者认为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做到这样几点:
  首先,教师要与学生置于理解、平等和宽容的基础之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朋友关系。在教师的诸多交往中,与学生的交往可谓是最频繁、最大量、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和学生的交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效果。教师要以朋友的眼光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只有在了解学生的想法、行为、爱好、兴趣时才能去组织、发动、开导和教育他们。但是,现在大部分的教育走进了盲区,许多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他们是猫与老鼠、警察与小偷、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小学语文第七册《三顾茅庐》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我得到诸葛先生如同鱼儿得到水一样”,在教学时要求学生们用“如同……一样”仿写,其中有个学生这样写道:我们见到老师如同老鼠见到猫儿一样。笔者看了着实吃了一惊,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是以“以上对下”、“以强对弱”的形式出现的。长期以来对学生不是“训斥”,就是“告诫”,以为学生是一张白纸,可以任意涂抹,这样创造出来的结果往往会令人大失所望,学生并未朝教师希望的方向发展。其实鲁迅先生早就说过:“开宗第一,便是给予理解——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第二,便是指导——长者需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在教育或教学的过程中缺少民主平等的话,这种教育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试想如果学生见到老师都像老鼠见到猫儿一样,他们谁还会把自己的快乐、痛苦与老师说?谁还会与老师坦然相见?可见,只有建立在理解、民主平等和宽容基础之上的教育,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间成为忘年之交。学生自然会毫无顾忌地向你吐露心声,并乐于接受教师的意见,这样就便于老师把学生引上正确的轨道。同时,轻松、愉快的氛围也更易激起学生的内在潜力,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会充分发挥出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教师可经常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心灵在亲身的实践中得到熏陶,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笔者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每个学生从家里带颗新鲜的葡萄到学校,并要求学生完好地保存半天。学生们都胸有成竹地竖起大拇指说:“我一定能做到。”然而事情并非他们所想的那么简单,有些学生把葡萄放在口袋里,上厕所一弯腰,葡萄压破了;有些学生把葡萄放在课桌里,找东西时一拉书包,又给挤碎了;有的托在手上,下课玩耍时,其他同学一碰,掉在水泥地面上——最后,半天下来,到晚上开班会时,仅有少数几个学生能将葡萄完整地保存下来。于是教师说:“保存葡萄半天,大家一定觉得辛苦了吧。你们从小长到这么大,不知花费了你们父母、爷爷、奶奶多少个半天的心血啊!大家说我们的长辈辛苦不辛苦?我们要不要尊重他们、孝敬他们呢?”学生们立即全都举起了双手,齐声说:“要。”所以老师应在各种游戏活动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进行尊敬老人、抢救“病人”、帮助弱者、同情他人、奋不顾身等等的尝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的机会,以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懂得如何做才是应该的。因此,一个好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不光要责任心强,而且工作方法要灵活多变,善于向学生渗入心灵上的道德教育。
  再有,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的心灵在生活体验中得到内化。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里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然而目前的教育更多地是与现实生活相互脱离,其中道德教育表现得更为突出。当今不少人都呼出了这样的心声,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简直就是“小皇帝”。就是大学生中也有不少高分低能儿。甚至有许多学生到初中、高中参加军训时连自己的衣服都不会洗,因此学校的教育不能把儿童与鲜活的社会生活隔离开来。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或教学中必须尽可能将与平时联系十分紧密的生活情景、生活场景在课堂上再现出来,让学生在与生活的紧密接触中,体验、感悟、明确做人的道理;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体验,通过游戏、课本剧等形式,再现生活场景,以角色的投入来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的道理,促使其心灵的震撼,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师在教学时还可联系学生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可歌可泣的事情,让学生明白:一个人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理想,有远大的抱负,以便将来能成为栋梁之才。
  当然,要培育出一批批全面发展的高质量、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还需所有老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探讨、研究、创新和完善。争取让教育脱离简单的“告诉”、不平等的教训,走上“渗入儿童心灵,有魅力,甚至是魔力”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