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李锡英




  “文章不是无情物”。以往的教学重视的是语文的工具性、知识性、思想性,而对情感性这一点却似乎重视不够。事实上,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化为学生的强烈的情绪活动,从而使学生深刻领悟作品描绘的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并获得美的享受,开拓他们的思想,激发他们的感情,使他们从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和熏陶。
  魏巍说过:“我能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基本的原因,是我们的战士的英雄气概,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是这样的伟大,这样的感人,而这—切,把我感动了。”其实,岂止文学作品中才具备情感因素,像《论“友邦惊诧论”》、《最后一次讲演》这样的政论文,又何尝不饱含着热烈的爱憎感情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情感教育。
  近年来,社会上一再呼吁要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情操教育,笔者认为语文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也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教材中的大量课文是正气歌和爱国颂,这些文质兼美的诗文,可以培养学生美的情操。
  学习《挺进报》时,笔者向学生们介绍“渣滓洞”、“白公馆”这两个国民党集中营的情况,学生们通过课文学习,喜欢并敬仰陈然、许晓轩两位英雄人物,再及时介绍这两位烈士的事迹,介绍江姐、小萝卜头……同学们很快被烈士们的事迹深深打动。当笔者问道:“今天我们如果不好好学习,不把祖国建设好,烈士们的血流了有何用呢?”平时不好好学的同学都低下了头……
   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就是热爱祖国。学习《敕勒歌》时,让学生们边诵边想象,眼前仿佛展现蓝天、旷野,草浪、牛羊、牧人,耳畔似乎听到了风声、草响、羊鸣,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大自然风光的辽阔壮美,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回延安》、《分马》等,表现了我国人民翻身喜悦的心情,歌颂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激发学生拥护社会主义的感情。
  情感还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动力。只有在激发情感的前提下,才能拓展他们的思路,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自己和学生的情感活动。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上的最后一课显然是一节十分成功的语文课,连班上最不用功的小弗郎士也安静地坐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而他还觉得:“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其原因之一,就是韩麦尔老师在这节语文课上倾吐的真情,造成了一种特殊的课堂气氛,影响了每一个学生的情绪。这个例子虽说是特例,但从中仍可体会到老师的情感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笔者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熟悉教材内容的过程中,不但要弄清教材中的字、词、句、段落层次,中心思想等,更要细心体验和品味教材表现出的情感。教师在备课时,自己应先受教材的感染,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作品反映出的情绪和情景,并把这种最初的感觉和冲动保持下来,这会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潜在力量。在这一方面于漪老师是我们的楷模。她曾说《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教案是“用泪水写出来的”。笔者在授此课时,也采用以情激情的方法。教师先“动情”,把教材中的“文中情”化为“学生情”。授课开始,先简略介绍总理光辉的一生。描述了1976年1月总理逝世,举国悲痛,总理灵车驶过10里长安街,万人空巷,泪流成河的动人场面。接着含泪以无限怀念的感情有表情范读诗,全班鸦雀无声,更有许多学生热泪盈眶。随后再对诗歌作精炼的讲解,使学生理解诗的含意。这样不仅激起他们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之情,更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其次,在组织安排教学程序时,要弄清一篇文章的特别是文学作品中情感的源头、趋向、起伏、强弱。比如一篇小说,如果真正把握了作品主人公情感上的种种变化,也就切实把握了课文的脉络和主题,把握住了作者的意图和基调,这样对教材的领会才能更透,讲解也才能更活。
  最后,不同的文章采用不问的方法。老师可针对不同文体、主题、内容、特色,感情基调等,采用“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锤打重点词句、表情朗读、深思回味”等方法,以言传情,以情激情。但教师不是演员,那种并非发自内心的,脱离教学需要的花里胡哨的行为是要摈诸门外的。
  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主要是通过师生情感的交流,充分利用“形象”的力量来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马卡连柯说:“做教师的决不能够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够做教师。”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课结束时,用他的眼神、表情、动作和手势所产生的感染力、穿透力,大大延伸了激情高潮的强度,远超过了暴风骤雨般激昂慷慨的语言。不仅震撼了小弗郎士的心灵,而且在世界各国千千万万读者心灵上引起了永久激荡的冲击波。成功的教学中,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应该像高明的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弹拨出动人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