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浅谈朗读的作用

作者:刘 岩




  琅琅的书声是校园里最美妙的交响乐。晨光中,教室里、操场上、树阴下、花坛边,一个个青春少年手捧书本高声朗读,书声琅琅,这是何等美妙的境界!
  朗读即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一篇文章是由一个个冰冷的字体组成的,但是把它读出来,它便有了鲜活的生命。声音能够传达出人的情感,极具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因此,这种传达情感和节奏的语言便成了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成了最动人的歌唱。朗读作品是一种感化、一种熏陶,读一篇好文章会让人心荡神弛,情思横溢,如饮甘露,浑身清新豪爽,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从朗读活动中得到的宝贵教益,对一个人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生活信念,振奋进取精神,激发斗争意志,都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学习语文“读”占螯头,朗读对于学好语文具有许多积极的意义。
  朗读有助于提高记忆力。许多人喜欢默读,拿着书本不作声,静静看。就学习效果而言,特别是对语言的学习来讲,这种方法是不足取的。实践证明:读出声音的朗读有助于人的记忆。记忆是人脑的一种特殊功能,是人类储存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朗读能加深记忆,巩固记忆,能呼唤人们的感知和想象,起到联想记忆的作用。通过音韵调的变化可以产生一系列的声音形象,并使之牢牢印入脑海之中。一般人对于一首诗能朗读四到五遍就可背诵了,一般散文而言,朗读也可大大提高背诵速度,迅速增强记忆力。因此,朗读可以通过视觉、声觉、听觉等器官的协调活动,把知识信息输送到人脑的储存区域,从而起到增强记忆的作用。
  朗读有助于增强理解能力。朗读的过程,也是对文章意义、主旨的体味过程。在朗读的同时也就提高了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确有一定的道理。一篇文章起初也许并不完全理解其主旨,但随着朗读的深入,它的意思便会在脑海里逐渐显现出来。宋代学者朱熹也曾说过:“读的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我国旧时的私塾教育也是要求学生首先朗读,熟读成诵,其义大多自可显现出来。由此可以看出,被人批评为“死读书”的私塾教育也并非毫无道理的。
  朗读有助于培养写作能力。宋代学者朱熹说:“大抵观书,务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就是说,朗读的遍数多了,熟了,文章中的话语、词汇就变成自己的了,好像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的一样。试想,写文章时用的哪一个词语,哪一个名句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呢?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到别人的成果。我们朗读那些名篇佳作,文章的每个词语、每个句子无不是经过千锤百炼得到的。通过朗读,把积累的字、词、句加以消化、吸收,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自己的东西,进而转化为自己写作的能力了。目前,不少学生怕写作文,一些家长也想投机取巧,想让孩子通过参加作文速成辅导班和阅读一些作夸大其功效的写作辅导书籍来提高写作能力,结果往往只能是一厢情愿罢了,很少有孩子会真正获得最终的成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通过朗读大量的名篇佳作,从它们中间汲取营养,才会真正成为写作的行家里手。阅读不同的作品,可以从中汲取不同的营养,对于抒情性作品,可以着重熟悉其抒情线索和感情格调;对于叙事作品,通过朗读可以着重熟悉作品的情节与人物性格;对于论述文,通过朗读,可以逐段分析理解,抓住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明确文章的论据和论述方法,或者抓住文章的说明次序和说明方法。熟读成诵,便会文思泉涌,妙笔生花,久而久之就掌握了不同作品的写作特点,为日后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朗读有助于培养敏锐的感悟力。清晨早起,迎万道霞光,沐融融的春风,捧一书在手,放声朗读,便会立即进入到一个美妙的境界中。吐故纳新,呼出胸中浊气,吸入清新空气,增强肺活量,便会立即神清气爽,定神倍增,一天之中工作学习起来便会格外轻松,效果极佳。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完成的。靠别人讲解或者靠电影、电视的表现是不可能创造出自己心目中的艺术形象的。只有细细地品味,才会产生妙不可言的感悟。这种感悟是无法用语言说出来的,它只能存在于心中。文章的起承转合,急切疏缓,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充分体会到其中的快感,人的精神也会随之起伏。读“大江东去,浪淘尽”会让人热血沸腾,读“凄凄惨惨戚戚”时会不寒而栗,读“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便会生出无边的惆怅,读“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时就有跃马疆场的幻想,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会陡然而生凛然正气。总之,朗读可以感悟到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想抱负、情操气质、人格魅力,从而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有益于身心健康。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样的读书境界令人神往,朗读会让人其乐无穷,学会朗读会让人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