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对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思考
作者:席日晶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认识
对于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些教师在认识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很多教师认为只要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书本知识,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教学都是可行的,认为探究式教学的价值就是让学生通过比接受式教学更好的方式去掌握知识,却没能理解探究式教学有着比获得知识更丰富的意义。二是不少教师认为,实现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总结与评价,大大减少了教师的劳动量。其实恰恰相反,探究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要学习什么是探究式教学模式,明白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要培养自身的研究意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高水平的科学素养和探究教学技能,如教育科研能力、问题设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把握探究过程的能力等。由于教师自身的探究教学能力的限制,使得探究教学过程力不从心。因此,教师应该改变原有思维模式,以研究者的身份去介入课堂教学,研究出适合的探究教学模式。
3.要具备正确的学生观,教师不仅要把自己看成学生的良师,更要把自己作为学生的益友和伙伴,这样才能为探究式教学营造一个民主的氛围。只有老师率先破除师道尊严,走下讲台,深入学生,放下架子虚心听取学生意见,才能使学生具有课堂主人意识,创建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师生的交流水平达到最佳,保证学生的心情舒畅和思维敏捷,让学生敢想、敢说、敢设疑、敢思考、敢探究,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二)切实备课,落实探究教学
1.备课时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学生的个性品质包括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信息接受、处理能力,现代化教学技术掌握运用能力等。还包括学生的气质、性格、动机、兴趣、自信、自律等非智力因素。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很大的,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智力差异,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探究水平,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2.备课时要注重创设情境,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创设各种不同的教学情景,如问题情景、释疑情景、演示情景、赏析情景、探究情景、矛盾情景、交际情景、讨论情景、阶梯情景、读议情景、感悟情景、迁移情景、应用情景等,但所创设的情境要从学生已有知识、熟悉的现象、事实(包括实验)出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3.在设计提出问题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具体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问题提出的方式,问题可以是学生自主发现的,也可以教师直接给出或引导学生提出的。
4.在实验探究环节上,首先要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当然教师在备课时要先进行预设,事先估计到学生会出现哪些猜想。其次,在实验设计和探究时要以学生亲身的探究活动为主,让学生自己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得出初步结论,并进行初步的推论。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好怎样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实验的设计和探究。
(三)灵活机动,把握课堂教学
在探究式课堂中,让教师最难把握的就是时间问题了,很多老师觉得时间不够用。那么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哪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探究,哪些内容要教师给出相关信息或启发讲授,哪些内容教师应直接讲授,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仔细斟酌。在开放的科学课堂上,学生有各种各样的猜想,甚至有许多不太正确的认识,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把所有的猜想都在课堂上来探究,那么如何来处理呢?笔者认为对于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原理要给出足够的教学时间。如果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是该学科学习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就更不应该放过这样的教学时机。如果是不太重要的问题,但许多学生的兴奋点都集中在上面,也要给学生机会去弄清楚,哪怕是利用综合实践课或课下时间。尤其是当学生的探究活动没有完成,大家仍在兴致勃勃地研究问题时,教师不要太多地考虑时间问题,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继续探究。
总之,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在教学中要发挥各自的特长,挖掘集体智慧,通力合作,保证探究式教学的顺利实施。